首頁>要論>銳評 銳評
安居樂業(yè)才是億萬農民進城的內涵
近日,國家發(fā)改委主任徐紹史針對房地產市場表示:要有序化解商品房庫存。將制定實施一億非城鎮(zhèn)戶籍人口在城市落戶方案,積極配合有關部門,落實戶籍制度改革方案,加快農民工市民化,滿足新市民住房需求,同時發(fā)展住房租賃市場。(12月23日 央視新聞)
告別黃土地,住進高樓大廈,做城里人,曾是多少代農民的夢想。國家將制定實施戶籍制度改革方案,吸引一億非城鎮(zhèn)戶籍人口在城市落戶。這既能化解商品房庫存壓力,又能加快農民工市民化,滿足新市民住房需求,加快城市化進程。一舉多得,多好啊。對于想進城定居的農民來說,戶籍新政確實具有一定的吸引力。
不過,需要說明的是,城市化遠不是吸引農民到城市落戶這么簡單。一億農民進城,他們能夠安居樂業(yè)嗎?盡管戶籍新政的目的之一是化解商品房庫存,但是開發(fā)商會把商品房大幅降價賣給農民嗎?城市房價動輒數十萬、數百萬,除了少數先富起來的農民外,有多少農民具備一擲千金在城市購房的能力?而且上億農民進城落戶定居,客觀上還會助推本已高企的房價,讓原城市居民與進城農民雪上加霜。政府能提供如此龐大數量的廉租房、公租房等保障房資源嗎?
農村雖然落后點,但農村土地承包權與房產畢竟是農民賴以生存的物質基礎與精神家園,土地承包權是農民的命根子,能夠解決農民吃飯問題。宅基地使用權能保障農民的基本住房問題。如果進城的農民找不到工作,吃什么?買不起房,住什么?如果取得城市戶籍的農民在城里混不下去了,怎么辦?
當然,農民只要辦了城市戶口,政府會給他們提供政策咨詢、就業(yè)指導、職業(yè)介紹等就業(yè)服務。盡管就業(yè)藍圖不錯,但是就業(yè)形勢嚴峻是不爭的事實。雖然有消息說不少地方在鬧用工荒,但是用工荒多與產業(yè)結構調整有關。文化水平較高,擁有一技之長的青年農民找工作相對容易。對于長期生活在農村、文化水平較低、缺乏就業(yè)技能、年齡偏大的農民來說,不僅難以找到體面、高薪的工作,恐怕連競爭臟苦累基礎性崗位都困難。如果進城農民就業(yè)技能跟不上經濟結構、產業(yè)結構調整的步伐,他們的就業(yè)前景并不容過分樂觀。何況,就業(yè)市場需求未必以政府意志為轉移。在經濟面臨下行壓力的當下,城市能否增加那么多就業(yè)崗位還要打一個問號。
我這樣說,并不是否定戶籍新政引導農民進城落戶,農村城市化的大方向。但是土地與宅基地是農民的基本生活保障與精神歸宿。政府引導農民進城落戶,解決進城農民醫(yī)療、教育問題相對容易,但是,解決進城農民的住房與就業(yè)問題,讓進城農民安居樂業(yè),更為重要。
農村城市化是一個漫長的過程,城市化進程只可穩(wěn)步推進,不能急于求成,拿農民的福祉冒險。正如長期研究城市化問題的河南省社科院院長張占倉所言:“城市發(fā)展正處于波動期,城市經濟好的時候,可以吸納更多的農民到城市打工,可一旦城市經濟發(fā)生波動時,首先失去工作的就是農民,而承包的土地正是他們的基本生活保障,是他們的退路?!比绻罅哭r民響應政府號召進城落戶,到時候居無定所,就業(yè)無門。宅基地與責任田已經易主,他們還剩下多少退路?況且,城市規(guī)模急劇膨脹,交通、教育、衛(wèi)生、公用事業(yè)、環(huán)境保護等公共服務能否跟上,也是不能回避的問題。政府引導農民進城,當穩(wěn)步推進,不必以下指標的形式攀比城市化進程,造成部分農民“被城市化”的尷尬局面。(葉祝頤)
編輯:劉文俊
關鍵詞:安居樂業(yè) 農民在城市購房 戶籍制度改革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