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要論>銳評 銳評
一建一拆之間 1億多元打了水漂
全國范圍內,這樣飽受詬病的“丑建筑”還有不少,建造這些“丑建筑”可能耗資不少,拆掉它們更產生浪費,可謂進退兩難。
被戲稱為“變形金剛”的武漢大學工學部第1教學樓轟然倒下,變成一片廢墟。這座當時耗資近億元修建的高層教學樓,因為破壞了整個東湖的風貌,竣工之后就飽受詬病。而今僅僅過了16年就被拆除,而且為了拆掉它,又耗費了1300萬元。一建一拆之間,1億多元就這樣打了水漂,令人唏噓。
建設“變形金剛”有一定的歷史原因。當時武漢水利電力大學學生數量劇增,各類用房緊張,而預留用地面積又受到地面寬度和進深等多重限制,“向高度要面積”成了一個無奈的選擇。還有人查證, “變形金剛”在建設之初,并沒有違反東湖風景區(qū)的規(guī)劃,換言之,這座教學樓建設在前,新的規(guī)劃標準在后。
但是,沒有違反當時的規(guī)劃,并不意味著其存在就是合理的。
“變形金剛”由華南理工大學教授、嶺南建筑學派的旗幟性人物何鏡堂設計。何鏡堂坦承,在東湖風景區(qū)建房,無論是新建或擴建,都應保持風景區(qū)與原有地形地貌和水光山色的和諧統(tǒng)一,在體型、布局、層數、高度、色彩和格調上都應認真考慮,不要破壞風景區(qū)的整體環(huán)境氣氛??梢哉f,對基本的規(guī)劃常識和規(guī)則,設計者心知肚明,對建成之后是否會破壞東湖的整體風貌,設計者心中也是有過考量的。
而且,當時不是沒有反對聲音,合校前的武漢大學就以此建筑會破壞東湖風景為理由提過反對意見。建設初期,武漢水利水電大學建筑系在讀研究生王發(fā)堂也曾在《華中建筑》上批評大樓在整個風景區(qū)鶴立雞群,猶如珞珈山優(yōu)美環(huán)境走向破壞的一座墓碑。因為種種原因,反對意見沒有阻擋工程上馬。
應該追問的是,怎樣的原因讓反對無效,為什么設計者放棄了基本的規(guī)劃原則和常識,明知建筑物會給環(huán)境帶來負面影響,還要施工建設。這其中,行政權力發(fā)揮了怎樣的作用,尤其值得思量。
有過不少案例,設計者們拿出的設計方案,最終敵不過領導意志。有時候,領導的意志出于某種現實考慮,尚且有一定的道理;有時候則僅因莫須有的風水問題,荒謬至極。在霸道的行政權力面前,設計科學沒有多少尊嚴可言,一些“規(guī)劃設計”出來的建筑,既不融于城市的歷史文化背景,又與周邊的環(huán)境不協調,甚至在建筑安全、生態(tài)節(jié)能等方面存在各種問題。
對于東湖、武漢大學的山水之美而言,“變形金剛”再實用也是丑的。它的倒掉,或許將成為如何處理這類“丑建筑”的范例。在全國范圍內,這樣飽受詬病的“丑建筑”還有不少,建造這些“丑建筑”可能耗資不少,拆掉它們更產生浪費,可謂進退兩難。如果沒處理好設計科學與行政權力等其他力量的關系,肯定還會有更多的“丑建筑”出現,也意味著更大的破壞和更多的浪費出現。
編輯:劉文俊
關鍵詞:武漢大學 教學樓 變形金 拆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