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書畫·現(xiàn)場>訊息訊息
乾隆是“蓋章狂魔”?不不不,他的偶像比他更能蓋!
作為自帶熱搜體質(zhì)的古代流量名人,乾隆皇帝有一個大家都知曉的著名愛好——蓋章。
每次看到喜愛的字畫,他親自寫詩寫讀后感都不過癮,一定要蓋上心意滿滿的章,喜歡《快雪時晴帖》?蓋章!喜歡《富春山居圖》?蓋章!好好一幅字畫,最后生生蓋成了一塊彈幕池。
掌握著這么多確鑿的“證據(jù)”,好多人都會認為,乾隆皇帝一定是古代最愛蓋章的名人吧。但你們都想錯了,在這位比他早生兩百年的偶像面前,乾隆皇帝蓋的章可根本算不了什么。
“三吳珍秘,歸之如流”
今天也是普普通通的一天,項老板獨自來到自己的天籟閣,品鑒庫里的寶貝:
顧愷之《女史箴圖》、韓滉《五牛圖》、李唐《采薇圖》、趙孟頫《鵲華秋色圖》、王羲之《瞻近帖卷》、懷素《苦筍帖》、張旭《草書四詩歌帖》、米芾的《清和帖》、仇英的《漢宮春曉圖》……
上到魏晉,下到明朝,這些真跡藏品隨便拿出一件放到今天來都是“鎮(zhèn)館之寶”。而且,如果仔仔細細地品鑒起來,數(shù)上好幾個月都看不完。只是,這天籟閣從來都不隨便開放,只有與他非常親近的人才能得見一二。
這項老板是誰?他又哪來這么多寶貝?
項老板的名字是項元汴,他是古代歷史上最有名的私人收藏家之一。有人形容他“好古博雅,精于鑒賞。嗜古人法書如嗜飲食,每得奇書,不復論價,故東南名跡多歸之”。
公元1525年,項元汴出生在明代的江南望族,他的父親項銓官至南京吏部郎中,擅長理財且勤儉持家,逐漸積累起豐厚的家產(chǎn)。
受到父親影響,項元汴也很早就在經(jīng)商和收藏上表現(xiàn)出天賦。16歲時就收藏了唐寅的《秋風紈扇圖》,他經(jīng)營過典當業(yè)、并從事書畫古玩的藝術品買賣,隨著財富的積累,收藏在天籟閣的寶貝也越來越多——“三吳珍秘,歸之如流”。
天籟閣的名字來源有兩種說法,一說是項元汴曾收藏一把由晉朝的著名古琴,琴背鑄有兩個大字:天籟;也有一說是項元汴欽慕老莊,而“天籟”正出自《莊子·齊物論》。
據(jù)記載,“項氏所藏如顧愷之《女史箴圖》等,不知其數(shù),觀者累月不能盡也”。史學家翁同文曾根據(jù)編碼推測出項元汴的書畫的收藏總量——約2190件。數(shù)量之豐富,后人望塵莫及。
天籟閣里的文物不僅數(shù)量繁多,更有著相當高的收藏質(zhì)量:除了王羲之、褚遂良、懷素、歐陽詢、顏真卿、蘇軾、黃庭堅、米芾、趙孟頫、顧愷之、王維、韓滉、宋徽宗、倪贊、黃公望多位名家的書畫真跡,還有豐富的瓷器、紫砂器、古琴、古硯等藏品。
他才是真的“巨能蓋”
項元汴不僅是一個商人,還是一個鑒藏家。他曾寫過《歷代名瓷圖譜》,深入研究了他所見所藏的83件宋、元、明諸窯名瓷,并逐一為之圖解。
但這位收藏家也有著自己獨特的收藏愛好,跟乾隆比起來,項元汴才是真的“巨能蓋”。
王羲之的《蘭亭序》真跡已經(jīng)失傳,目前可以看到馮承素臨摹的神龍本,上面有宋代、元代、明代諸家的題跋或印章,項元汴一人就蓋了五十多個章,但不知為什么,乾隆在這幅作品上只蓋了十幾方印。
項元汴字子京,號墨林,別號墨林山人,因此,他的印章里常常出現(xiàn)“項元汴印”、“子京”、“墨林”、“天籟閣”、“項子京家珍藏”,還有“子孫永?!?、“子孫世昌”等體現(xiàn)家族觀念的印鑒。
除了大量蓋章,項元汴還在古書畫上發(fā)明了一組“獨家編號”,人們常常會在他藏品的角落里,發(fā)現(xiàn)一個個讓人摸不著頭腦的小字:
比如王蒙《稚川移居圖》里的“圣”、韓滉《五牛圖》的“此”字……原來,這些編號都是按照《千字文》的次序進行編碼,在那個年代,這樣的數(shù)字編碼既方便收藏,還可以防止偽造,可謂十分機智。
項老板還有一個與眾不同的癖好——在文物上記賬。他時常會在書畫的卷尾標記價格,而且還會記上哪年哪月那天在哪里買的,把文物變成了自家的“賬本”。
比如,他曾以重資購得晉代王羲之《此事貼》,并記錄此卷“用價五十金得于無錫安氏,定價三百金”,據(jù)統(tǒng)計,在項元汴收藏的作品中,王羲之的《瞻近帖卷》價格最高,要二千金;其次是懷素的《自敘帖》,價值千金。
明代中晚期,民間收藏活動興盛,收藏文玩奇珍成為很多文人士大夫追求社會地位的標配,以項元汴為代表的巨富們不僅自己大量收集,更要傳之后世。項元汴的蓋章與標記在后世惹來不少爭議,但站在他的角度來看,這些操作都是為了保障項氏家族的經(jīng)久不衰。
乾隆也曾是他的“粉絲”
身為收藏巨擘,項元汴與當時許多的社會名流都關系很好,“所與交游皆風韻名流,翰墨時望”。
比如,項元汴就經(jīng)常向文徵明請教鑒賞畫作的技巧,并聽取他的意見做一些繪畫收藏,在文徵明過世后,他的兩個兒子也成為了項元汴的高級收藏顧問。
而與文徵明、唐伯虎、沈周并列“明四家”的著名畫家仇英,一開始只是個勉強能糊口的畫匠,因為仇英的模仿能力極強,項元汴就把他請到家里臨摹古畫,一待就是十幾年,“所覽宋元名畫千有余矣”,最終成就了一代大家。
明代繪畫大師董其昌和項元汴是忘年交,年輕的時候曾拜訪項老板,也得以在項家接觸到晉、唐真跡,悟得古人的用筆要領:“余少時為小楷,刻畫世所傳《黃庭經(jīng)》、《東方贊》。后見晉唐人真跡,乃知古人用筆之妙,殊非石本所能傳。既折衷王子敬、顧愷之,自成一家。因觀昔年書《月賦》,漫題?!?/p>
名人名家希望觀摩真跡來精進技藝,而項老板也因為與名家交往密切而有了得天獨厚的收藏條件,藏家之間的交流則搭建起藝術品交易平臺,這群人以文物鑒賞為中心,形成了一張覆蓋藝術品上下游市場的巨大關系網(wǎng)。
但是,隨著明王朝統(tǒng)治的結束,項老板傾注大半生努力的收藏事業(yè)付之一炬。1590年,項元汴去世,他的部分藏品流出天籟閣,后來清軍南下,天籟閣毀于戰(zhàn)火,家族成員流離凋零,珍貴的藏品也流落各地,一部分散落在民間,一部分存入了清廷內(nèi)府。
自命風雅的乾隆皇帝很喜歡項元汴的收藏,他六下江南,曾多次來到嘉興,登覽煙雨樓、專訪天籟閣舊址,還一不小心留下了數(shù)十首詩:
這也僅僅是作為仰慕者的一部分自覺,乾隆還想把天籟閣帶回家,于是他讓人在承德避暑山莊新建了一座書房模仿天籟閣,直接命名為“天籟書屋”,并把以前藏在天籟閣、后來藏在宮廷的米芾、吳鎮(zhèn)、徐賁、唐寅的畫卷各選了一幅,送到天籟書屋。
多年后,乾隆最后一次南下嘉興,再次為項元汴寫了一首《天籟閣》:
攜李文人數(shù)子京,閣收遺跡欲充楹。
云煙散似飄天籟,明史憐他獨掛名。(完)
編輯:楊嵐
關鍵詞:元汴 項元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