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書畫·現(xiàn)場>訊息訊息
險些流失海外的《石田富春山圖》
《石田富春山圖》?男子在記憶中迅速搜索——難道這就是歷史上著名的明代畫家沈周繪制的《富春山居圖》摹本?據(jù)相關(guān)的歷史資料記載,這幅長達三丈的畫卷,是沈周在原畫丟失的情況下,憑借記憶所繪制的,人們稱之為 “背臨”。憑借著高超的藝術(shù)造詣,沈周對原作的模仿達到了形神兼?zhèn)涞木辰纾瑫r也融入了其個人特點,使這幅畫與原作一樣,成為了古代繪畫史上的瑰寶。
【明】沈周 石田富春山圖(局部) 故宮博物院藏
如果這真的是價值連城的國寶,為什么會出現(xiàn)在這間舊屋中?原來,這里隸屬于天津外貿(mào)倉庫,每天有成千上萬的古玩字畫通過這里出口海外,為國家換回寶貴的外匯。眼下,這些文物正在接受出口前的最后一道檢查,一旦通過文物部門的檢驗,它們就將被打包裝船,遠赴重洋。
此時此刻,掌握這幅畫作命運的,是書畫鑒定專家劉光啟。
還是個十多歲的孩子的時候,劉光啟就為生計所迫,在北京琉璃廠書畫店當學徒,憑借著多年的努力,他不僅對歷代畫家的生平和畫風了然于胸,對唐詩宋詞、畫史畫論也很有研究,培養(yǎng)出了過人的眼力,在業(yè)內(nèi)被人們稱為“劉半尺”,意思是一幅字畫,只要在他面前打開半尺,他就能立判真?zhèn)巍?/p>
也正是憑著多年養(yǎng)成的眼力,劉光啟立刻辨認出,眼前的畫卷正是沈周背臨黃公望《富春山居圖》繪制而成的《石田富春山圖》。
沈周與《富春山居圖》的奇緣
沈周與黃公望的《富春山居圖》之間,有一 段奇妙的緣分:《富春山居圖》是元代畫家黃公望在79歲高齡時,用了七年時間繪制而成的。 畫中描繪了自己當時隱居處富春江兩岸的秀麗景色:丘陵起伏、峰回路轉(zhuǎn),江流沃土、沙町平疇;云煙掩映村舍,水波出沒魚舟;近樹蒼蒼,疏密有致,溪山深遠,飛泉倒掛;亭臺小橋,各得其所,人物飛禽,生動適度。筆墨技法既包容各家之長,又自有創(chuàng)造,并以淡淡的赭色作賦彩,這就是黃公望首創(chuàng)的“淺絳法”。整幅畫簡潔明快,虛實相生,顯示出極為高超的藝術(shù)水準,被后世譽為“畫中之蘭亭”。
畫作剛完成,黃公望的好友無用道人細細鑒賞后,便說了一番意味深長的話“:未來的書 畫收藏界,將因此作而風波迭起,甚至會有巧 取豪奪的陰謀,讓此畫蒙塵?!绷钊藳]有想到的是,這番話日后竟一語成讖。明代成化年間,《富春山居圖》輾轉(zhuǎn)流傳到了沈周手中。沈周異常興奮,反復展玩,視為至寶。一次,沈周想請一位朋友為此畫做題跋,這位當時的名流把《富春山居圖》拿到家中,他的兒子看到后起了 貪心,就擅自把畫給藏起來,對沈周則說畫被弄丟了。沈周一向?qū)捄裰t和,不喜與人為難,對方又是有背景的人,幾番討要等待無果,也只得作罷。
不料,一段時間以后,沈周竟意外地在書肆見到了這幅畫,大喜過望的他立刻要買下。對方見沈周買畫心切,便獅子大開口,開出一個高價。沈周只得回到家中,東挪西借,可當他總算湊足了銀兩趕回去買畫的時候,卻被告知這幅畫已被其他人出高價買走了。
意外失去,意外相逢,卻又失之交臂。這次經(jīng)歷格外讓沈周懊悔不已。朝思暮想下,他做了一個驚人的決定:要憑自己的記憶、盡平生所學,將這幅三丈長的畫卷臨摹下來,以慰思慕之情?!陡淮荷骄訄D》的摹本《石田富春山圖》,就這樣問世了。
不久后,沈周把《石田富春山圖》送給了一 位叫樊舜舉的友人。此人從此開始留意《富春山 居圖》真跡的下落,終于有一天,他在市場上找到了原作,立刻重金買下,帶回家中謹慎收藏。 第二年夏天,沈周受邀到樊家做客,樊舜舉將黃公望的《富春山居圖》與沈周所做摹本一起擺在了他面前。沈周萬萬沒想到,自己在有生之年還能再次見到珍愛的舊藏,而且是和自己背臨的摹本在一起。感慨萬千之中,他提筆在畫后寫下了一段文字,記錄自己與《富春山居圖》的這段奇妙緣分。
守住最后一道防線的文物鑒定專家
在歷史的傳序中,《石田富春山圖》也成了價值連城的名作。而今,不知是什么樣的機緣, 它竟然來到了劉光啟面前。隨著畫卷的層層展開,劉光啟的臉上漸漸露出了微笑:坡崗起伏,景物疏朗,布局開合靈動,用筆方圓兼顧、剛?cè)岵@正是沈周特有的筆法。
幾番細細賞鑒后,劉光啟已經(jīng)非??隙ǎ媲暗倪@幅長卷,就是歷史上著名的沈周背臨的《石田富春山圖》。
上世紀70年代初的中國,普通人的物質(zhì)生活條件相對匱乏,文物保護意識還比較缺 乏。國家經(jīng)濟的發(fā)展,急需外匯來購買國外先進的技術(shù)設(shè)備,以進行工業(yè)現(xiàn)代化建設(shè)。那個年代中國能供出口的貨物大多是原材料和糧食,價格極低,而令當時的人們難以想象的是, 在一般人看來并不珍貴的一些書畫作品和古舊工藝品,偏偏最受境外客商的青睞,甚至為此會一擲千金。
上圖為黃公望《富春山居圖》局部,下圖為沈周《石田富春山圖》局部
文物進出境管理處的前身,是文物鑒定站。天津文物鑒定站成立于1952年,隨后廣州、上海和北京鑒定站先后成立,每家鑒定站的專業(yè)鑒定團隊都由四到五位專家組成。這些專家有的出身于金石世家,有的則是在古玩行業(yè)浸淫多年的從業(yè)者,在上世紀六七十年代,他們承擔著全國的文物出境審核工作,防止珍貴文物被出口到海外。當時的驗扣標準是:乾隆六十年之前的文物一律不允許出口;乾隆六十年之后的、有珍貴歷史科學或藝術(shù)價值的文物,也不準出口。專家們需要對所有出口工藝品一一過目,首先進行斷代,然后對其歷史藝術(shù)價值進行評估, 將不符合出口條件的挑出來,交回外貿(mào)部門統(tǒng)一保存。憑借著豐富的經(jīng)驗、廣博的知識和對祖國文化的責任心,專家們在日常鑒定工作中,為中國留住了許多的珍貴文物。
劉光啟拿過貨物清單,試圖在上面羅列著的上千件貨物明細中尋找《石田富春山圖》幾個字,但他只找到了“沈周山水卷”幾個字,后面赫然標出賣出價格:3000元。
那個時候的3000塊錢,相當于現(xiàn)在的三百萬了。在物質(zhì)匱乏、外匯緊缺的年代,絕對是一筆巨款。但劉光啟卻堅決地扣下了這幅畫卷—— 驗扣標準寧緊勿松,對于珍貴文物,能不出口,盡量不出口。這是鑒定專家們早已達成的共識。
回到鑒定站后,劉光啟興奮地和同事們說起今天的收獲,大家你一言我一語,談到了圍繞著《富春山居圖》所產(chǎn)生的一系列歷史公案。 而對于沈周的這幅《石田富春山圖》為何會出現(xiàn)在這里,大家的推測是它曾被收藏在天津的徐府。
這個徐家有什么背景,能得到如此珍貴的傳世之作?
他們說的徐府,就是袁世凱的重要幕僚、曾做過北洋政府大總統(tǒng)的徐世昌的府第。徐世昌,晚清進士出身,入過翰林院,文學修養(yǎng)極高,對字畫也頗有研究。1922年,在權(quán)力斗爭中敗北后,他辭掉總統(tǒng)職務,回天津靜養(yǎng),從此不問政事,潛心鉆研書法繪畫,并收藏了大批珍貴字畫,用于臨摹研究。位于天津租界的第五大道的徐府,一時成了權(quán)貴們的云集之地,也成為亂世之中無數(shù)文化瑰寶的避風港。
專家們的猜測最后得到了學者們的印證:《石田富春山圖》幾個字后面,寫著“水竹村人” 四個字,這是徐世昌的號,后面蓋著他的印章,畫上的題跋可以證明,這幅畫確實被徐世昌保存多年。
幾天后,劉光啟來到了存放驗扣文物的外貿(mào)倉庫,卻發(fā)現(xiàn)他親手扣下的畫卷不見了。經(jīng)多方詢問后才得知,就在前一天,北京來人把這幅畫調(diào)入了故宮博物院。聽到這個消息,劉光啟放下心來,畢竟在那里,這幅畫才能夠得到最好的保護。
今天,文物鑒定站針對外貿(mào)出口的驗扣工作已經(jīng)徹底成為了歷史。這些老專家們聚在一起,還會回憶起當年驗扣文物的故事。粗粗算來,全國四個文物鑒定站,不到30位文物專家,30年來,從外貿(mào)倉庫驗扣、截留的文物達到上百萬件之多。許多他們經(jīng)手挽救下來的珍貴文物,現(xiàn)在已經(jīng)成為全國各大博物館的鎮(zhèn)館之寶。
編輯:楊嵐
關(guān)鍵詞:沈周 文物 石田富春山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