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社情·民意>你言我語 你言我語
上海幼升小調查:“幼兒時期的一次高考”
良性與惡性循環(huán)
公立轉制小學轉為民辦小學之后,生源的優(yōu)先挑選原則依然沒有改變,但已受到了很大限制。在2000年前后,民辦學校的執(zhí)筆考試取消。2003年前后,有學科類傾向的面試改為面談。
每年5月,上海全市各民辦小學都會進行學生面談,挑選合適的生源入讀一年級。上海市教委要求各民辦學校上報面談試題,校長須簽字承諾,一旦發(fā)現(xiàn)面談中有學科類傾向,校長將被問責。
即便如此,如今的面談仍考察學生的短時記憶力、反應能力、外語模仿力等,這些方面表現(xiàn)優(yōu)秀的學生會被民辦小學優(yōu)先挑走。
而根據(jù)民辦小學的收費標準,一年3萬元的學費,以及一系列課外輔導班的費用,顯然不是收入低的家庭可以承擔的。上海師范大學教育學院院長夏惠賢告訴《中國新聞周刊》,如果這種現(xiàn)象持續(xù)下去,社會的階層分化將會提前至7歲。
他認為,根據(jù)家境的好壞、自身的優(yōu)秀與否,適齡兒童可以分為四類。其中,家境好、自身優(yōu)秀的孩子以及家境好、不太優(yōu)秀的孩子,都進入了民辦小學。前者通過面談被選入,后者則通過“關系”等途徑進入。
他曾聽說,某民辦小學的投資方將進入該小學的名額送給合作公司,使得雙方在公司主營業(yè)務上互惠互利。不過此說法未得到該民辦小學和該公司的確認。
反觀那些家境不好的學生,無論聰明與否、成績好不好,都會因為支付不起民辦小學的學費,只能進入公辦小學。而上海對公辦小學的生源實行就近入學原則,選擇報考民辦小學的家長,也會給自己的孩子考慮退路,早早購置昂貴的學區(qū)房。因此,對于家境不好的學生而言,他們中的一部分,最終的去向就是家長口中的“菜場小學”。
“菜小”是一個專有名詞,指沒有入學門檻、外來務工人員子女占很大比例的小學。
一名教育主管部門人士對夏惠賢的看法不太贊同。這位人士認為,上海的生源始終在增長。比如,目前,徐匯區(qū)的一年級學生有9400人,他們估計,接下來該區(qū)的新生人數(shù)會過萬。由于4所民辦學校的招生名額始終控制在1100人左右,因此會有更多的尖子生留在公辦學校。
編輯:梁霄
關鍵詞:上海 幼升小 調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