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人物·生活>集·言論集·言論
郝立新:以文化人 立德立心
“學好哲學,終身受用?!斌w味哲學之道,傳承哲人之志,非一日之功。自與哲學結緣,中國人民大學校長助理、馬克思主義學院院長郝立新便相隨相守,與思想為伴,以哲學為業(yè)。
從教近40年來,郝立新愈加感到,喧囂浮躁的世界需要安靜的靈魂和深邃的思想。學習馬克思主義哲學,不僅是“思想上的基本建設”,更是練就“會當擊水三千里”般篤定與自信的“看家本領”。
郝立新
立學:“離開了歷史,理論就會成為無根空洞的東西”
1975年夏天,貴州大山深處的苗族山寨,15歲的郝立新和同行的伙伴一起,上山下鄉(xiāng),務茲稼穡。物質(zhì)生活匱乏的那個年代,幾本泛黃的小書成為郝立新的忠實陪伴:一本《哲學小辭典》被他翻了十幾遍;一套富有深邃哲理、大眾風格的《毛澤東著作選集》更是手中摯愛。辛勤勞動的罅隙中,哲學的情愫在心底生根發(fā)芽。
轉(zhuǎn)瞬兩年過去,作為一名民辦教師,郝立新幸運地考取了貴州大學哲學系?!爱敃r的文科專業(yè)并不多,我在中文和哲學兩個專業(yè)里,把哲學填報為第一志愿?!闭劶斑x擇初衷,郝立新總覺得,“哲學是思想者的事業(yè),更是行動者的頭腦”。
日子雖然清苦,但對知識的渴望卻愈加強烈。大學四年光景里,郝立新醉心于馬克思主義經(jīng)典著作,在知識的海洋里奮力遨游。與系里三位畢業(yè)于中國人民大學哲學系的老師的交流學習,讓他萌生了考取人民大學碩士研究生的想法。
得益于對《資本論》的深入學習,郝立新對馬克思的經(jīng)濟學、哲學思想體悟日漸深入,順著這條思路,他撰文論述《資本論》中的辯證法、認識論與邏輯三者何以實現(xiàn)統(tǒng)一。
志之所趨,無遠弗屆,窮山距海,不能限也。令他沒有想到的是,在考取中國人民大學馬列主義發(fā)展所碩士研究生的過程中,這篇本科畢業(yè)論文得到了時任代理所長靳輝明教授的好評。更沒有想到的是,經(jīng)過努力,他順利成為我國著名哲學家陳先達先生的首批碩士,繼而拜入門下,成為首位博士。
立身應以立學為先,立學要以讀書為本。對此,陳先達教授提出建議:“專業(yè)外的書籍要雜,經(jīng)典著作要精?!弊源?,每年開學伊始,郝立新都會給自己開出長長的書單,督促自己讀書思考。
“來到中國人民大學研習哲學史,對我來說,是一次重要飛躍?!背忻申愊冗_先生諄諄教導和耳提面命,郝立新有如中流擊水,在哲學史的長河中汲取豐厚滋養(yǎng)。
“陳老師用自己獨特的哲學視角解讀馬克思早期思想,比如為我們系統(tǒng)講授《1844年經(jīng)濟學哲學手稿》中馬克思早期哲學思想的演進,引領我們在科學的方法指導下走向社會歷史的深處?!?/p>
回憶起攻讀博士學位期間研習馬克思主義理論的感觸,郝立新感言,“最大的收獲是把馬克思主義當作一門思想歷史來學,至今仍受益匪淺?!边@是因為,“離開了歷史,理論就會成為無根的、空洞的東西;離開了理論,歷史就會成為無魂的、僵死的東西。”
在郝立新看來,史與論的有機結合既是學習之道,也是研究之道。從一定意義上說,歷史是流動的理論,為理論研究提供論據(jù)或支撐;理論是歷史的結晶,為歷史研究提供方法論或研究范式。
明道:馬克思主義“不是僅供學者消遣的學術”
20世紀90年代,蘇聯(lián)解體、東歐劇變,“社會主義失敗、馬克思主義破產(chǎn)”的論調(diào)不絕于耳。美國的弗朗西斯·福山在其《歷史的終結與最后的人》一書中,以蘇聯(lián)、東歐社會主義的垮臺來證明“馬克思主義已死亡,共產(chǎn)主義已死亡”。
馬克思主義在當代西方社會的命運如何?郝立新想去外面看看。
1995年,受英國文化委員會資助,郝立新被國家教委公派到英國從事為期一年的博士后研究工作。當他來到馬克思生活和工作長達30多年的倫敦時,心頭的這一問題便找到了答案——馬克思主義并沒有塵封于西方的歷史博物館,而是始終活躍在廣闊的社會舞臺上。
——“真正的社會主義者永存!”在馬克思的墓前,紀念者留下的字跡清晰可見;
——海德公園的演講角,共產(chǎn)主義者聲音嘹亮,運用馬克思的剩余價值理論批判資本主義現(xiàn)實;
——在大學課堂里,馬克思和恩格斯的著作與思想被列為多個學科的選修課或必修課……
“馬克思主義不僅沒有過時,而且日益顯示出強烈的現(xiàn)實性。”次年7月,“96倫敦馬克思主義大會”開幕式上,著名政治理論家、英國社會主義工人黨領導人托尼·克利夫在《馬克思主義的現(xiàn)實性》演講中振臂高呼:“馬克思主義是代表被壓迫者的理論,馬克思主義是指導工人運動的正確理論。”
作為大會的親歷者,郝立新目睹了與會者學習、傳播和研討馬克思主義的盛況,切身感受到了馬克思主義在當代西方社會的強大生命力?!榜R克思主義之所以在當代西方具有如此強烈的現(xiàn)實性,其內(nèi)在根據(jù)在于它的科學性、階級性和實踐性?!?/p>
20年后,首屆世界馬克思主義大會在中國召開。郝立新發(fā)現(xiàn),令來自五大洲20余個國家50多位外國學者深感興趣的是:今天,在中國,馬克思主義獲得了不僅是理論層面更是實踐層面的成功;在中國,馬克思主義指導思想繼續(xù)貫穿于各項改革之中,并隨之不斷創(chuàng)新發(fā)展。
顯然,歷史并沒有終結于資本主義,馬克思主義在社會主義中國煥發(fā)出旺盛的生命力和蓬勃生機。如何認識蘇聯(lián)解體、東歐劇變?就像“奔馳車翻車撞墻”,這“不是車子不好,而是駕車員的問題”。在他看來,社會主義制度本身沒有錯,而是“有些國家領導人沒有把馬列主義同本國實際結合好”。
郝立新認為,哲學的表達可以抽象古奧,但哲學的訴求卻是具體、現(xiàn)實的。這是因為,馬克思主義具有鮮明的實踐品格,不僅致力于科學“解釋世界”,而且致力于積極“改變世界”?!八皇菚S里的產(chǎn)物,更不是僅供學者消遣的學術,而是偉大的認識工具,是人們觀察世界、分析問題的有力思想武器?!?/p>
面向新世紀,馬克思主義研究應保持清醒和自覺。郝立新強調(diào),“要在堅持馬克思主義基本立場、觀點和方法的科學性與有效性的同時,對社會實踐的發(fā)展作出新概括,對時代提出的新問題作出科學解答?!?/p>
編輯:邢賀揚
關鍵詞:郝立新 文化人 哲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