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人物·生活>秀·風采秀·風采
清音繞梁 聲聲傳情
——記四川清音省級代表性傳承人沈桂蓉
初見四川清音省級代表性傳承人沈桂蓉,給人樸實、謙虛的印象,得天獨厚的好嗓音和堅持不懈的努力,讓她獲得諸多嘉獎和殊榮。如今已69歲的沈桂蓉說,唱清音早已成為其生命中的一部分。何時才會停歇,對已經(jīng)唱了50余載四川清音的沈桂蓉來講,依然是個未知數(shù)。
沈桂蓉在表演四川清音
每分每秒都是享受
上世紀五六十年代,在四川成都,大街小巷都能聽見人們傳唱四川清音。
1957年,年僅10歲的沈桂蓉憑借清音《小妹繡花》,一舉拿下第一屆成都市青少年曲藝匯演一等獎。1958年,沈桂蓉被保送到了成都市戲劇學校。在校期間,沈桂蓉在清音方面的天賦與悟性受到老師們的一致認可,先后跟隨曲藝界前輩李月秋、熊青云等系統(tǒng)地學習了四川清音的表演技巧。在人們的印象中,學習曲藝的過程是很辛苦的,而沈桂蓉卻少有這樣的感受。在她的記憶里,唱清音是輕松快樂的,每分每秒都是享受,所以即便把自己所有的時間都獻給清音,也沒有任何怨言。
那時的學習方式是老師一個個曲目地教,口傳心授,可是上課的時間就幾個小時,一個班學生又那么多,老師又哪能都照顧得到。認真好學的沈桂蓉便把所有的課余時間都利用起來,在教室里、院子里,不停地唱、不斷地琢磨,實在難以通曉的就去找老師請教。當時年僅十幾歲的她,可謂心無旁騖,一心只想學好、唱好清音。用沈桂蓉自己的話說,就是“單純地熱愛”。
1960年畢業(yè)后,沈桂蓉進入了曲藝隊,一頭扎進基層,開始了進出書場茶園的演唱生涯。這里沒有大劇場那樣設備完善的舞臺,演員也沒有華美的服飾,但這里有她的藝術知音。作為一種茶館藝術,演員與觀眾近在咫尺,二者間的感情很容易交流。一個唱段唱得是否成功,馬上就能從觀眾的情緒上反映出來。她的拿手曲目《斷橋》,正是她通過一次又一次的演唱,不斷聽取觀眾意見,才從中悟出來的——用敘述性的語調(diào)來處理,更能刻畫出白娘子的善良和忠貞。一直以來,沈桂蓉把觀眾當做自己最好的老師,經(jīng)過這些挑剔的老師無數(shù)次的檢驗,她不斷豐富、完善著自己的演唱技巧與風格。
清音曾是流行音樂
說起四川清音,則不得不提上世紀40年代清音的代表人物李月秋,當時她有“成都周旋”的美稱。她將清音前輩創(chuàng)造的“疙瘩腔”發(fā)展成著名的“哈哈腔”,對四川清音演唱的改革與發(fā)展做出了很大貢獻。
在李月秋這一代,四川清音曾被叫做清音歌曲,可以說是當時的流行音樂。在沈桂蓉很小的時候,就被李月秋行腔自如、清脆甜美的嗓音深深迷住。談及恩師,沈桂蓉拿出了1957年李月秋參加莫斯科第六屆世界青年與學生聯(lián)歡節(jié)獲金質(zhì)獎章時的照片,她說:“老師那次從莫斯科捧回金質(zhì)獎章,四川清音隨即迎來了一個難得的黃金時代,一時間喜歡清音和學唱清音的人遍布各地,那時可是‘大街小巷唱清音,茶樓旅店客盈門’啊?!?/p>
對于四川清音唱腔的繼承,沈桂蓉有著自己獨到的見解。傳承需要在尊重傳統(tǒng)的基礎上不斷革新,沈桂蓉用自己的經(jīng)驗與方式進行著嘗試。在保持了原有演唱韻味的基礎上,她將四川清音演唱中的“哈哈腔”和“舌尖彈音”相結合,創(chuàng)出了“腔中帶哈”的全新唱法,為喜愛清音的聽眾帶去了不少新鮮感。
退休后仍堅持義務教學與演出
如今正式拜沈桂蓉為師的徒弟有兩名。大徒弟叫白佳蓉,她的父母也都是清音演員。“一次偶然聽到沈老師的演唱后,才意識到原來清音這么好聽,隨即拜她為師?!卑准讶卣f。小徒弟叫朱紅葉。“朱紅葉的嗓音極好、天賦極高,除了四川清音,金錢板、竹琴她也樣樣拿手?!鄙蚬鹑剡@樣夸贊自己的徒弟。
退休后的沈桂蓉,依然把時間都貢獻給了她摯愛的清音,常常到各個社區(qū)和學校義務演出與教學。2006年,她受邀到成都市雙流縣白家鎮(zhèn)中心小學教清音,3屆一共帶了36個學生,其中由沈桂蓉創(chuàng)作排演的《四川清音——背起書包上學?!吩谌珖诙弥行W生藝術展演活動中榮獲藝術表演類節(jié)目小學組二等獎,后來這批學生還代表學校到香港參加了演出。
有時,學生到沈桂蓉家里來上課,她都要包車馬費,甚至連午飯也管。練習清音所需的架子、鼓、板等工具,她也免費送給他們。談及下一步的打算,沈桂蓉坦言在清音藝術上自己對學生們已是毫無保留,如今能做的就是繼續(xù)專注于四川清音藝術的傳承,只要有人肯學清音,就是她最大的慰藉。
編輯:邢賀揚
關鍵詞:沈桂蓉 四川清音 流行音樂 清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