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書畫·現(xiàn)場>一點一評一點一評
白石老人對待生活的態(tài)度:于人無欠,于己無虧
平常日子平常過
《向日葵》
菜根香處最相思
齊白石一生活得實在,對生活常懷一顆平常心,他從不偽裝自己,即便功名大成之后也從不避諱自己的農(nóng)民出身。他樂于宣揚自己是出生于“糠菜半年糧”的窮苦之家,他說大白菜是“先人三代咬其根”。
61歲時,白石老人為自己在北京的畫室取堂號,他沒有選文縐縐的詞匯,而是將其命名為“甑屋”。甑是古代窮苦人做飯用的一種瓦制炊具。他還對“甑屋”二字做了長長的注釋:
余童子時喜寫字,祖母嘗太息曰:“汝好學(xué),惜生來時走錯了人家。俗云:三日風(fēng),四日雨,哪見文章鍋里煮?明朝無米,吾兒奈何!”及二十余歲時,嘗得作畫錢買柴米,祖母笑曰:“哪知今日鍋里煮吾兒之畫也!”匆匆余年今六十一矣,作客京華,賣畫自給,常懸畫于四壁,因名其屋曰“甑屋”,依然煮畫以活余年。痛祖母不能呼吾兒同餐矣!癸亥正月,白石。
幾多親情,幾多相思,幾多鄉(xiāng)愁。情真意切,感人至深。這個匾額同時也首先告之來客:我曾是一個連飯都吃不起的窮孩子。
白石老人從71歲開始斷斷續(xù)續(xù)請人整理《自述》,直到88歲終止,后來結(jié)集出版?!蹲允觥返拈_篇就直言自己的身世,毫不掩飾。
“窮人家孩子,能夠長大成人,在社會上出頭的,真是難若登天。我是窮窩子里生長大的,到老總算有了一點微名?;叵脒@一生經(jīng)歷,千言萬語,百感交集……”
齊白石常在畫白菜時題上“清白傳家”,這已經(jīng)遠遠超出了蔬菜的范疇,道出了白石老人的人生態(tài)度和信條:清清白白地活,平平淡淡地過,踏踏實實地愛,樂此不疲地做。這就是真實的齊白石。
為了生計,白石老人一生都相當(dāng)努力,當(dāng)財富、名譽水到渠成時,他也坦然接受,但他卻能始終清醒,不為聲明所累。他從來也不相信自己會因為有了錢和有了名氣而變得特殊與常人不同,他依然保持著“通身蔬筍氣”的本性,過著最實在的生活,在他的心底里最珍視的依然是“菜根香處最相思”。老人晚年曾對弟子婁師白等人說:“我到現(xiàn)在還不敢睡藤眠床,怕平時太舒服了,將來出門走路時會感覺吃苦。這條褥子是我早年五出五歸的一肩行李,至今還舍不得丟掉它?!?/p>
歲月在變,年代在改,但真情永恒。通過一棵白菜,齊白石為自己,更為激變年代的中國人保留下了一份美好,一份純真,以及對幸福生活標(biāo)準(zhǔn)的詮釋。
世界的“向日葵”
齊白石出生于1864年,他比凡·高晚生了11年,他們兩位是屬于同一時代的人。
當(dāng)37歲的凡·高在法國北部的瓦茲河畔飲彈自盡之時,年輕的齊白石正在家鄉(xiāng)的韶塘、杏子塢一帶收拾起木匠工具,開始了走街串巷的畫匠生活。他除了為鄉(xiāng)里鄉(xiāng)親畫像之外,還經(jīng)常為主顧家畫些帳幔、鞋樣之類的東西。凡·高生前貧困潦倒,他在世時僅僅出售過一幅作品———《紅色葡萄園》,他的藝術(shù)不為世人所識。而此時的齊白石漫漫人生路才剛剛啟程,藝術(shù)二字對他而言還相當(dāng)遙遠。
很少有人將齊白石與凡·高聯(lián)系在一起,因為,他們在世界遙遠的兩端沒有任何交集。
對于像白石老人這樣的圣手而言,畫向日葵這種造型相對規(guī)整的植物,實在不是什么難事,所以在技法上沒有什么可特別強調(diào)的。在內(nèi)涵上,齊白石也沒有像凡·高那樣,把向日葵視為感情烈火的寫照,看做是生命燃燒的象征,他僅僅是把向日葵看做是普通農(nóng)作物的一種,即便引申到“知感舊恩唯此種,心隨落日尚依依”,也還是局限在向日葵自身的生長習(xí)性范圍內(nèi)。這幅畫之所以吸引了眾人,是因為題材少見。
藝術(shù)沒有國界,凡·高和齊白石都代表了近代東西方繪畫藝術(shù)的最高水準(zhǔn),他們觀念不同,技法各異,但在藝術(shù)上,其實各具千秋不分伯仲。
(作者系央視《百家講壇·水墨齊白石》主講人)
編輯:邢賀揚
關(guān)鍵詞:白石老人 齊白石 生活 簡樸 平常 呂立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