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要論>銳評 銳評
高校圖書館向社會開放,道阻且長!
幾乎每所大學最驕傲的都是它動輒百萬冊藏書的圖書館,能感受、分享高校的圖書海洋,是不少市民的心愿。雖然早在2012年首都圖書館聯(lián)盟成立時,就有清華、北大等26所高校圖書館逐步向社會免費開放的消息,但是近日記者走訪清華、北大等高校圖書館發(fā)現(xiàn),普通市民進館借閱圖書依然門檻諸多,甚至困難重重。(3月24日《北京晚報》)
一個必須面對的事實是,在當下及未來的很長一段時間里,市民想進大學圖書館借閱遭遇重重門檻的現(xiàn)象都會持續(xù)存在。對于此,很多人可能不太理解,其直接的理由便是高校圖書館的運行經(jīng)費來源于國家財政,它是不折不扣的公共資源,向公眾免費開放,是其應該盡到的義務。而另外的方面,高校又是包容開放的地方,其傳播知識、培育人才的內(nèi)在屬性也在另外的層面決定著其必須將圖書館的豐富資源拿出來與社會共享。
表面上看,這些說辭好像無比正確,也足以支撐起高校圖書館必須向社會開放的結(jié)論。但揆諸現(xiàn)實又不難發(fā)現(xiàn),這忽視了具體實際的論證支撐其實充斥著諸多的烏托邦元素,它既不切實際,操作起來又沒有可行性。
高校圖書館屬于公共資源,這沒什么錯,但其公共資源的屬性并不一定代表著它就必須將自己奉獻出來全民共享。在社會分工愈加精細、學科門類越來越健全、資源利用越來越專業(yè)化的當下,公共資源的第一責任當然是完成其屬性決定的內(nèi)在任務。對于高校圖書館來講,為本校教學、師生科研提供資源供給上的充分保障是其第一要務,如果因開放導致其服務對象都要發(fā)生改變,這不但違背了高校圖書館的服務本義,也不利于高校的真正發(fā)展。
或許有人會反駁,高校圖書館的部分圖書資源好些年也不曾被師生利用過,與其閑置,倒不如將其共享以服務更多的人。這聽起來振振有詞,實際上卻是將承擔教學、科研任務的高校圖書館與承擔借閱服務的公共圖書館劃了等號,因為高校圖書館不能作為公共圖書館的替代這是最基本的常識。更為重要的是,當下很多高校的圖書資源,尚還不具備迎接社會讀者的能力,不管是館藏資源還是座位資源,都難以承擔起接待社會人群的任務。如果不考慮這一點,洶涌而進的人群只會給高校圖書館資源管理帶來諸多意想不到的麻煩。
事實上,在電子資源獲取愈加方便的當下,高校圖書館的開放更應該向電子資源上進行轉(zhuǎn)變。但這同時也面臨一個問題,不管是高校諸多館藏資源的影印電子版,還是電子資料庫的數(shù)據(jù)資源,它們都關(guān)涉版權(quán),未經(jīng)允許,也是不能私自向外開放的。如果職能部門能考慮到這一問題并努力將其破解,高校的圖書館資源向外開放便不是一個夢。同理,如果這樣的現(xiàn)實難題都沒有被解決,那么,一味要求圖書館向社會開放便是不負責任的想當然。(張 劍)
編輯:劉文俊
關(guān)鍵詞:高校圖書館開放 館藏資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