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書畫·現(xiàn)場>訊息訊息
細說那些名畫修復背后的故事
隨著《我在故宮修文物》等紀錄片的走紅,隱藏在幕后的“修復師”這個職業(yè)走進了人們的視野。很多人對“修復師”產(chǎn)生了濃厚的興趣,現(xiàn)在讓我們來看看世界各地的藝術(shù)名作修復背后都有哪些有趣的故事?
達·芬奇《最后的晚餐》
《最后的晚餐》作于1494—1498年,高4.6米,寬8.8米,繪于圣瑪麗亞寺院食堂一面墻上。這幅壁畫在修復中遇到的問題頗多,首先因為時間久遠有很多的灰塵,其次壁畫畫在食堂的墻壁上食堂的潮氣、煤煙等廢氣不斷侵蝕此畫,導致霉菌蔓生,畫面變色脫落;而寺院供暖設備時開時停,溫度的變化也造成壁畫損害。一代代的修復專家們?yōu)閾尵却水嫿g盡腦汁,采取了種種措施,但收效甚微,甚至弄巧成拙:以熨燙法抗脫落,曾造成畫面局部下滑、變形;而經(jīng)不斷修復,一門徒的手變成了“面包”,一門徒的胡子越“長”越長。
最后是由羅馬文物修復保護中心負責人巴賽利教授和他的團隊修復完成,巴賽利說,當年制作壁畫通常采用“濕壁”法,要求制作者在灰漿未干之前完成繪畫,而達芬奇卻采用了“干壁”法。但幾年后,就發(fā)現(xiàn)色彩粘著不牢,畫面出現(xiàn)斑痕并開始龜裂。
他介紹,當時項目組里集合了頂尖的文物修復保護專家,專門制定了修復計劃,而計劃的特點是“消極修復”。巴賽利說:“當時有人提議把壁畫截取下來,在博物館里保護,但這樣對壁畫的破壞顯然更大。”最后項目組決定在原址進行修復保護。修復是一個艱難而漫長的過程,前后進行了20年,花費了700萬馬克。壁畫的修復首先要去除的是5個世紀的污垢、歷代修復者涂蓋的色彩和使用的其他材料。在18世紀的一次修復中曾使用了石灰,去掉這層滲透于整個畫面的石灰質(zhì)比什么都難,所以修復進度很慢,有時每天僅以毫米計。
巴賽利展示了《最后的晚餐》修復后的那面墻壁的照片,在墻壁的后面分布著幾十個感應器,“有的是感知墻體變化的,有的是感知溫度、濕度的,根據(jù)這些數(shù)據(jù),及時采取措施對壁畫加以保護?!彼榻B,為了減少人的氣味和灰塵對壁畫的毀壞,現(xiàn)在采取了控制游客數(shù)量的方式,每次限25人進入。
梵高《云空下的小麥堆》
據(jù)外媒報道,荷蘭后印象派大師梵高不少畫作中的紅色顏料逐漸褪色變白??茖W家表示,這一現(xiàn)象可能是梵高所使用的顏料有雜質(zhì)造成的。
比利時研究人員指出,梵高所用的深紅色顏料內(nèi)含有一種罕見的礦物水白鉛礦(plumbonacrite),與空氣接觸后會與二氧化碳發(fā)生化學作用,之后分解成白色晶體。
研究員利用顯微鏡分析了梵高1889年創(chuàng)作的作品《云空下的干草垛》(Wheat Stack Under a Cloudy Sky)的顏料樣本,發(fā)現(xiàn)畫中池塘上一塊紅葉表面已分解成灰色和白色,但表面之下的顏料仍是鮮紅色。
研究人員表示,這解釋了為何梵高的名作《向日葵》(Sunflowers)、《臥室》(The Bedroom)等作品會隨著時間推移而褪色。研究人員稱,這項發(fā)現(xiàn)有助于修復梵高畫作的顏色,同時博物館也會調(diào)整展覽場地的環(huán)境及光線,以便更好的保存畫作。
編輯:楊嵐
關(guān)鍵詞:修復 作品 畫作 夜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