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政聲·政情>解讀 解讀
孩子晚入學,也沒什么不好
入學、升學季將至,近日教育部辦公廳印發(fā)的文件中提到“就讀小學一年級兒童的截止出生年月由省級教育行政部門根據(jù)法律規(guī)定和實際情況統(tǒng)籌確定”,引發(fā)廣泛關(guān)注。事實上,這并不是什么新提法。教育部相關(guān)負責人回復新京報記者稱,這是依法重申現(xiàn)行制度和做法,教育部不會統(tǒng)一規(guī)定具體入學年齡截止日期。只不過這是教育部辦公廳在義務教育招生入學工作通知中首次提及入學年齡。
盡管,教育部只是重申現(xiàn)行制度和做法,不過,對很多不了解情況的公眾來說,卻像發(fā)現(xiàn)了新大陸。因為,按照規(guī)定,地方上實際上有權(quán)力更改小學入學日期限制。這也不可避免,引起社會對這個問題關(guān)注。
對未來可能改變小學入學年齡要求,家長擁護,而學校老師多有保留。老師的意見,主要是認為這個年齡段的小孩,相差幾個月,學習能力、自理能力都有明顯不同,班上下半年出生孩子增多,老師的管理難度就會加大。
坦率地說,這種意見,也值得商榷。因為其反映了學校管理中的教師本位觀念。但是,改變小學入學年齡要求,很多家長叫好的同時,爭議也紛至沓來。比如隔年出生,孩子生日在1月份的很多家長也有意見,我們孩子也就晚出生幾天,為什么上學就要晚一年?
看來眾口難調(diào),按這個思路,這個截止時間不管卡在哪一天,都會惹起爭議。問題還是在于,很多家長總感覺孩子晚一年上學,似乎要吃多大虧似的。
這其實是很多家長的競爭焦慮在孩子身上的心理投射。
很多家長之所以在孩子上學年齡的問題上糾結(jié),也很好理解。一個很主要的原因就是,不想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雖然,輿論批評了很多年,但是,“不能輸在起跑線上”的心理似乎并沒有被拋棄,而且,還有愈演愈烈的趨勢。這些年來,為了滿足家長們的這種心理需求,一些幼兒園居然也辦起了“總裁班”,學前教育義務教育化更是成了普遍的亂象。甚至,很多城市還流行起了主打“嬰幼銜接”階段的早教班。
起跑線的競爭愈演愈烈,“起點”也一再提前。
因此,孩子能提前上學也就意味著,起跑線可以比別人家的孩子提前一點;晚上學一年,就意味著比別人家的孩子在起跑線上,落后了一年。
另外,為這一現(xiàn)象推波助瀾的還有我們社會的“神童”崇拜文化。在職場上,同樣是應屆畢業(yè)生,年齡小的似乎更受歡迎;而在公務員序列中,年齡更小的似乎也有更多的提拔機會,古代若干年少成名的“神童”更是屢屢被傳頌。
其實,這一切都不過是家長的執(zhí)念和妄想,甚至還有一些在孩子身上急于變現(xiàn)的功利心態(tài)。在很多家長的序列當中,把孩子培養(yǎng)成才成為第一價值選擇,而不是讓孩子擁有一個幸福的人生。
很多家長往往看到了別人的成功,而忽視了孩子的稟賦和感受。在“不要輸在起跑線”的心理下,家庭悲劇不知發(fā)生了多少,不知有多少孩子過早失去了快樂的童年。家長們與其糾結(jié)上學年齡,不如心態(tài)放松。如果真的是愛孩子,讓孩子多享受一下無憂無慮的快樂時光,也沒什么不好。
人生是一場漫長的馬拉松,有的人少年成名,有的人大器晚成。無論一個人將來是否有成就,童年期的快樂時光都是其未來一生幸福的基石。這個比什么都重要。
編輯:李敏杰
關(guān)鍵詞:孩子 家長 入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