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收藏·鑒寶>資訊資訊
“我在國圖修古籍”
2月17日,在國家圖書館南區(qū)一間寬敞明亮的辦公室里,國家古籍館館員謝謹誠小心翼翼地打開一個白色的紙包,呈現(xiàn)在眼前的是一堆破碎不堪的黃色紙片,上面的文字看似漢字但又明顯不是。謝謹誠用小鑷子輕輕夾起其中三張碎紙片,上下左右地擺了一會兒,一張書頁的模樣大致出來了?!皬钠茡p的邊緣看,這三張可能是一頁,所以先放在一起。但也說不好,畢竟這是西夏文,不像漢字可以通過字跡復原,還要等專家過來鑒定。”謝謹誠說,別看碎成了這樣,比這碎的更厲害的他都修過,他是古籍修復師。
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古籍修復技藝的代表性傳承人杜偉生。資料圖片
古籍修復師謝謹誠正在修復嚴重破損的西夏文古籍。記者 張 賀攝
一張大桌子、一臺帶照明的放大鏡、一小盆漿糊、一支毛筆、一把剪刀、若干宣紙以及一部等待修復的古籍——這些就是謝謹誠和同事們每天工作的主要對象。他們就像醫(yī)生,通過他們的“診斷治療”,一部部被蟲蛀鼠嚙、水浸灰染、字跡模糊、粘連破碎的古籍煥發(fā)新生、“康復出院”。
“累倒不累,但考驗耐心,有時候一天能修好四五頁,可有的時候一頁就要修一個月。”謝謹誠輕聲說。談起自己的職業(yè)選擇,謝謹誠認為一切是水到渠成。他本科學的是化學,當時聽說全國古籍修復人才嚴重短缺,他想也許將來自己可以干這一行。在咨詢了老師后,謝謹誠得知研究國內紙張的人很少,相關專業(yè)也很薄弱,于是他赴日留學取得了文物修復專業(yè)碩士學位,2012年考入國家圖書館,成為文獻修復組的館員。
現(xiàn)在像謝謹誠一樣在國圖修古籍的年輕人有十幾人,最年輕的是1989年出生的。絕大多數(shù)年輕古籍修復師都具有化學、美術史、歷史等專業(yè)碩士學位,他們的到來使古籍修復這一曾經瀕臨人才斷檔的古老職業(yè)煥發(fā)出活力。
在老師傅們的親手帶領下,年輕一代成長得很快?!皠傞_始只能看不能修,半年以后可以修簡單的,慢慢鍛煉以后逐漸可以修更難更珍貴的古籍?!眹鴪D目前最年輕的古籍修復師李屹東說。李屹東畢業(yè)于中央美院,本科學的是美術史,碩士學的是中國古代書畫鑒定。在老師傅的帶領下,經過數(shù)月基礎課程的學習,他現(xiàn)在可以獨立完成古籍的修復了。李屹東還記得自己第一次修復的是上世紀六七十年代的報紙合訂本,上面落滿了灰塵,又被水泡過,散發(fā)著一股霉味兒,剛一打開竟然往外冒煙塵,他是戴著口罩,花了半個多月才修好。
“我國的古籍修復人才隊伍的確有了很大改觀,”國家古籍保護中心辦公室副主任王燕行說,2007年中華古籍保護計劃啟動的時候,全國古籍修復人員不足百人,但今天全國從事古籍修復工作的專業(yè)人員已經超過千人。全國有8500多人參加過短期的古籍修復技術培訓;有12家國家級古籍修復人才培訓基地;中國社科院、天津師范大學、金陵科技學院、中山大學等高等院校開設了古籍修復本碩專業(yè),越來越多的年輕人進入這個行業(yè)。雖然和亟待修復的1000多萬冊古籍相比,人數(shù)還不夠多,但古籍修復師這個職業(yè)至少告別了“人才危機”。
王燕行說:“隨著古籍修復人才隊伍的不斷壯大,古籍修復的進度明顯加快,截止到2016年底全國共修復古籍200多萬頁?!?/p>
杜偉生是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古籍修復技藝的代表性傳承人,在國家圖書館從事古籍修復工作已40多年,他說,傳統(tǒng)的古籍修復基本是老師帶徒弟,靠的是“口傳心授”,老師傅們經驗豐富、技藝高超,但缺乏現(xiàn)代保護知識和技術。青年一代的加入,使古籍修復具備了更多的現(xiàn)代元素,紙張纖維檢測、高清掃描顯微工作臺、紙漿補書機……這些高科技裝備令古籍修復的質量和速度大大加快。“用紙漿補書機,一天能補40頁,而手工一天也就補四五頁?!倍艂ドf,操作這些設備的現(xiàn)在全是年輕人了,就連用來從紙漿里抄紙用的簾子也是年輕人利用編織機自己編的。
杜偉生說,年輕人的優(yōu)勢是具備現(xiàn)代科技知識,上手快。比如,有的老師傅干了一輩子,用手一摸就知道古籍的年代、紙張的類別和特性,但年輕的古籍修復師現(xiàn)在使用顯微鏡鑒定紙張纖維,用化學試劑測試顏料成分,非常準確。不過,剛入行的年輕人欠缺的是經驗。“真正動手修珍貴古籍,沒有10年、20年經驗不行。現(xiàn)在全國有12家國家級的修復中心,這12家里工齡在20年以上的沒幾個人。修復經驗只能慢慢在工作中積累,這個是最麻煩的?!倍艂ドf。
看到自己一生的事業(yè)后繼有人,杜偉生深感欣慰。他對年輕人的希望就是“永遠保持一種戰(zhàn)戰(zhàn)兢兢、如履薄冰的態(tài)度?!倍艂ドf:“就像開車一樣,什么是好司機?開車二十年三十年沒出過事,這算好司機。做古籍修復這個工作,時時刻刻都要保持一種小心翼翼的狀態(tài),否則很可能一不小心就出事。就拿紙張來說吧,品類特別多,同一個廠家不同季節(jié)出的紙都不一樣,有時你可能覺得這樣補沒事,結果一刷,紙沾上拿不下來了。修書如果修壞了,那還不如不修。修書不難,只要有這樣一種態(tài)度,就能做好,希望將來他們都能獨當一面。”
編輯:邢賀揚
關鍵詞:國圖修古籍 國圖 修古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