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社情·民意>樂觀社會 樂觀社會
老礦工雙腳丈量井陘15年 2萬張照片記錄文物
□文/圖 本報首席記者 李梓 記者 劉琛敏
清代“曾知府”家險被盜,他很著急
2月14日上午,王秋元召集徒弟畢富文、文物保護志愿者王會良來到他家,研究王秋元師徒的文物宣傳保護“五個一工程”,打算盡快送給井陘縣文物管理部門。
說話間,王秋元獲悉清代曾維道知府住宅一件文物險些被盜,便亟不可待地帶領(lǐng)眾人前往現(xiàn)場。
“曾知府”兩處老宅歷經(jīng)200多年風(fēng)雨,如今已是“陋室空堂”、“衰草枯楊”, 但其雕梁畫棟的大門樓,精美的磚雕,出神入化的門洞石,乃至其蒼老的舊模樣,都像是向眾人講述它“當(dāng)年笏滿床”的輝煌歷史。然而,晝夜堅守老宅的兩個康熙年間的門洞石,如今只剩下一個,另一個則被一摞破舊的磚瓦取代。村里的一位婦女走過來說,這兩戶人家都在外地,房子無人看守。不久前的一天下午,有人想偷盜門洞石,幸虧被路過的村民發(fā)現(xiàn),把盜賊嚇跑。為防止再被盜竊,曾家后人便把那個已經(jīng)被撬下來的門洞石搬到屋里存放。
聽罷此言,王秋元還是不放心,想跟村干部反映此事,“村里很重視‘曾知府’文物保護,曾做過不少工作。”
村委會主任曾利元表示,上世紀七八十年代,“曾知府”家的住宅分給5戶居民居住,有的村民文物保護意識淡漠,把原有的老宅損壞了,只有曾知府當(dāng)年的家屬住宅、長工居住的房子保存下來,但屋頂也坍塌了不少。下一步他們打算聯(lián)系有關(guān)村民,督促他們維修保護,有困難可向村委會反映。
編輯:梁霄
關(guān)鍵詞:礦工 井陘 文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