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社情·民意>你言我語 你言我語
拯救鄱陽湖爭議再起 15名院士專家曾"上書"反對
“雙方一起向科學靠攏”
“不是說我在給江西辯護,”曹文宣說:“但是現在討論建鄱陽湖樞紐的目的是要‘兩害相權取其輕’,長江已經這樣了,有的影響已經是不可逆了,工程的作用是彌補退水太快水位下降太快的影響,總比水退干了好啊?!?/p>
連通長江的鄱陽湖是長江魚類最后的“避難所”,現在如果不建閘,將眼睜睜看著枯水季時湖底變草原。他舉例說,鄱陽湖里有450只江豚,占到整個長江江豚種群數量的四分之一到三分之一。如果冬天鄱陽湖沒水了,它就會游到長江里去,長江里冬天也沒什么吃的,輪船也多,很可能不是餓死就是被船打死,兇多吉少。
江西省鄱建辦在2016年6月公開的《為了“一湖清水”——鄱陽湖水利樞紐工程介紹》一文中提及,工程計劃設置4孔凈寬60米的大孔泄水閘,右岸并行布置2條魚道,解決魚類的過閘問題。
在11月29日,環(huán)保組織發(fā)起的一次鄱陽湖問題研討會上,多個環(huán)保組織則明確表示對“魚道”的不信任,大壩建“魚道”更像是掩耳盜鈴通過環(huán)評的一種手段,實際并無多大用場。
曹文宣認為,關于目前鄱陽湖工程方案里60米的泄水閘究竟能不能過魚,水的流速究竟是多少,還是一個尚未解答清楚的問題。不過,除了魚道之外,船閘也是可以過魚的。夏季食物量豐富魚類活動頻繁的時候,閘是打開的,江豚的交流不受影響。
在全方位了解到鄱陽湖的生態(tài)危機之后,江西省水利廳副廳長、鄱建辦主任朱來友一度認為自己也是“搞環(huán)保的”,更多關心環(huán)保問題。但是,當他面對一些NGO負責人的質疑時,他又覺得自己對“絕對的環(huán)保主義”不能茍同。
“他們跟我說,他們工作的宗旨就是反對人類對大自然的干預,人類的認識能力是有限的,人工干預總會起更大副作用。但是我跟他們說,現實的情況是,長江已經不是自然狀態(tài)了,我們現在要做的事是想消除人為因素帶來的負面效應”,朱來友說。
他說,目前的方案,不再“蓄水”,改變的只是水位,在汛期末的時候將鄱陽湖的水位多保持一段時間。這時長江的流量還很大,然后讓它在枯水季的時候保持較高水位的下流,簡單的說,就是在三峽蓄水導致下游水位突然下降的時候,用水閘穩(wěn)住鄱陽湖的水,不要跟著一下子被“拉空”,讓水慢點流下去。
這樣,依然是來多少流量的水就放多少,江西省的取水量并不改變,不會為了多用水而蓄水,因此也不會影響到流域下游的城市,化解了上下游“爭水”的矛盾,這也是將鄱陽湖工程納入全流域考慮的改進。
朱來友說,鄱陽湖工程由建壩改為建閘:“既不是生態(tài)專家對工程專家的妥協(xié),也不是工程專家對生態(tài)專家的妥協(xié),而是雙方一起向科學靠攏。”
編輯:梁霄
關鍵詞:鄱陽湖 工程 長江 水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