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人物·生活>悅·生活悅·生活
馮小剛:喜劇承載的不只有笑聲
盡管有寧浩、大鵬這樣的新興喜劇導演出席,但因為有了馮小剛,昨天的一場名為“喜劇的憂傷”的幽默探討會,徹底演變成電影《我不是潘金蓮》的導演闡釋會。該片將于9月30日登陸院線,馮小剛特意說明,采用圓形畫幅完全是自己任性的嘗試,他希望觀眾能在歡笑中看懂片中的憂傷,因為這是一部“講道理”的喜劇。
馮小剛
電影《我不是潘金蓮》根據(jù)劉震云的同名小說改編,他兼任編劇,范冰冰領銜主演,郭濤、大鵬、張嘉譯、于和偉、張譯、李宗翰、范偉、劉樺等出演。影片講述了農婦李雪蓮(范冰冰飾)為了糾正一句話,與上上下下各色人等打了十年交道的故事。
論壇一開始,馮小剛就闡述起自己對喜劇的理解。他將喜劇分為三種:一是語言幽默的喜劇,“但這種喜劇有可能你覺得好笑我覺得不好笑”;二是動作的喜劇,“看一遍好笑,多看幾遍就不樂了”;第三種,是講述事件背后道理的喜劇,《我不是潘金蓮》就是這樣的喜劇。他還將喜劇創(chuàng)作者分為兩類,一類是寧浩、王朔、周星馳這種,“他們生活中都比較羞澀,比如王朔特別不愿意上臺露面,周星馳說話永遠慢條斯理。第二種就是黃渤、大鵬、徐崢這種,比較耍得開”。
在馮小剛看來,喜劇承載的不只有笑聲,銀幕背后、故事以外,往往隱藏著諸多“憂傷”:一方面,電影幕后的創(chuàng)作過程往往伴隨著各種不為外人道的艱難;另一方面,喜劇電影文本本身,細細深思,其實往往存在著“殘酷”的一面。馮小剛坦言,《我不是潘金蓮》與自己以往的喜劇電影很不一樣,希望此次能在笑聲外帶給觀眾更多的東西,“這個題材表面上看和張藝謀的《秋菊打官司》很像,但它表面寫實,實際荒誕?!?/p>
正是由于這種似是而非的寫實性,馮小剛大膽采用了圓形畫幅來拍攝,這也是中國電影的首次嘗試。“拍了這么多年電影,每一次都想給自己一些新鮮感,我就在想,怎么能夠找到一個過去大家沒有用過的方式來拍。”在他看來,圓形畫幅讓人感覺和現(xiàn)實有一定距離,于是就選擇了這種手法。他也坦承,自己曾從加拿大導演多蘭的電影《媽咪》中受到啟發(fā)。
圓形畫幅不僅拍攝難度大,而且觀眾的接受度在一定程度上會受到挑戰(zhàn)。在構思過程中,馮小剛曾因為這一想法遭到整個創(chuàng)作團隊的圍攻,除了攝影師站在他那邊,剩下的沒一人同意,以至于他最后發(fā)火摔門而去?!拔揖褪遣幌虢忉屵@個事,沒有別的道理,就是想拍這個圓?!彼€強調,自己快60歲了,一輩子沒有“出圈兒”,這次想做一點“出圈兒”的事。至于下一部作品,他也明確表示不會再拍圓形畫幅,會想辦法玩兒別的。
編輯:邢賀揚
關鍵詞:馮小剛 喜劇 笑聲 喜劇的憂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