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收藏·鑒寶>資訊資訊
消逝的警鴿:新中國建立初期的安保功臣
60多年前,當警用通訊工具和渠道尚為稀缺之時,警鴿曾為公安戰(zhàn)士傳遞信息。
一、 舊警察局留下的警鴿一只也不能殺
1949年5月27日,大上海在激烈的槍聲中解放了。翌日,中共華東社會部副部長李士英、揚帆等十多名解放軍代表,順利地接管了國民黨上海市警察局。
上世紀50年代上海警鴿
警察與警鴿
三天前,舊警察頭子毛森,驚魂落魄地逃往臺灣,留下了滿地狼藉的辦公室,還有上百羽警鴿。這些警鴿品種很多:有日本侵華時留下的小巧玲瓏的日本鴿,有舊警察用黃金換來的、強健的德國鴿,亦有國民黨軍統(tǒng)向美國人要來的“大塊頭”軍鴿……這些鴿子曾為軍統(tǒng)和舊警察破獲地下黨組織和舊警察通訊聯(lián)絡立過“戰(zhàn)功”。
接管舊警察局后,有人主張將這些“惡貫滿盈”的警鴿全部殺掉,然而,共和國上海首任公安局局長李士英卻清楚,鴿子只是一種通訊工具,既然能為軍統(tǒng)和舊警察效勞,為何不能為新中國的人民警察服務呢?何況這些鴿子都是品種精良、又經(jīng)過特殊訓練的鴿之精英。
李局長果斷下令,警鴿一只也不能殺,全部保留下來,而且養(yǎng)鴿子的舊警察也要留下來。于是,袁建東與幾位飼養(yǎng)鴿子的舊警察,成為新中國上海市人民政府公安局首任“鴿警”,其全稱是上海市公安局行政處警鴿股警鴿總站,總站共有8位飼養(yǎng)鴿子的警察。
上世紀50年代初,新成立的上海市人民政府公安局的通訊工具較為原始,除市區(qū)黃浦、新城、南市等公安局設手搖電話外,許多偏遠的分局和派出所都沒有電話。
那時,上海的治安形勢頗為嚴峻,每天各分、縣局都要向市局匯報治安情況和突發(fā)事件,市局每天要下發(fā)協(xié)緝、協(xié)查、會議通知等,都離不開通訊聯(lián)絡。在一時無法電話聯(lián)系的情況下,諸多通訊工具中,警鴿當屬最為理想的通訊工具。
二、 警鴿是怎樣訓練出來的
當時,警鴿總站地點設在市局10樓的頂層。頂層上有大小鴿棚7只,留置鴿棚一只。市公安局設警鴿總站,偏遠的分局和各郊縣公安局以及偏遠的派出所都設有警鴿分站,通過鴿子互放,來達到市局與各分、縣局互通信息的目的。
警鴿按工作性質分為單程通訊鴿、往返通訊鴿、夜間通訊鴿三種。
單程通訊鴿最為普通。每天清晨,分局的通訊員將鴿子放在竹子和線繩做的八角折疊籠內(nèi),騎著摩托車帶到市局警鴿總站,放入留置棚內(nèi),又將市局的警鴿帶回各自分局或派出所警鴿分站,平時每兩小時對放一次,如有特殊情況可隨時放飛。
往返通訊鴿,主要是用于路程較遠、隔山隔水、通訊員往返不便之地。它們能自來自去,比如吳淞、洋涇等分局和偏遠的縣局和派出所。
1962年,為防止蔣介石企圖反攻大陸,在崇明島也設立了警鴿分站,那么遠的島上,鴿子展翅翱翔,一小時就可往返。往返通訊鴿的訓練方法比較有趣,先是將鴿子放在市局警鴿總站留宿和喂食,但不給其喝水,然后把它們帶到各自的分站喝水,訓練三次以上,警鴿就能迅速往返了。所以每次放飛后,這些鴿子渴得直往各自的分站覓水,喝足水,放罷信,鴿子又餓得直飛總站覓食,如此便達到了速去速回的目的。
再一種是比較特殊的夜間通訊鴿,這些鴿子主要是在夜間放飛,其目的是為了夜間突發(fā)事件聯(lián)絡之需。夜間通訊鴿是經(jīng)過特殊訓練而成,其主要訓練方法是:白天關在遮黑的鴿棚內(nèi),不讓其見陽光,晚上八九點鐘放飛一次。警鴿總站樓頂層設立4只燈,鴿子圍著燈光飛翔,再逐步拉長飛行距離。因為鴿子有特殊的地磁感,很快就適應了夜間環(huán)境。如警察巡邏時,帶上警鴿,有情況時就放飛鴿子,它們能迅速返巢報警。
有一次,莘莊地區(qū)發(fā)生一起命案,那時的命案比較罕見,法醫(yī)、技術人員聞警迅即趕到現(xiàn)場。技術員勘查時,才發(fā)現(xiàn)忘帶了取指紋的工具,立即放飛帶去的警鴿,地處外灘的市局警鴿總站很快收到信息,馬上派人送去。技術員及時取下指紋,經(jīng)過縝密偵查和比對指紋,很快偵破了命案。
編輯:陳佳
關鍵詞:消逝的警鴿 新中國建立初期 安保功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