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書畫·現(xiàn)場>一點一評一點一評
張鐵英:《中國龍脈》的自序
中國龍脈之北京中軸線(油畫) 3000x100cm 張鐵英
龍脈,顧名思義它是中國傳統(tǒng)文化里不容忽視的部分。觸及到它并且把它整合研究再具像到制作復雜的油畫作品我經(jīng)歷了漫長的考察期和寂寞的過程,越是往深里看越為我們民族博大精深的傳統(tǒng)文化欽佩不已!就簡單比喻說最清晰的一條龍脈是從冰雪覆蓋的昆侖山延續(xù)到革命圣地巍巍太行,再到燕山,天壽山,直到北京的中軸線的景山和仰山的呼應穿越了萬水千山構成了我們偉大首都作為華夏之首的脈絡依據(jù)。
在大量閱讀傳統(tǒng)歷史資料之前,西方油畫作為我熟悉的語言和生存手段,一直把它和中國傳統(tǒng)文化游離開的概念在頭腦中根深蒂固,直到《中國龍脈》的理念和巍峨影像在頭腦中逐漸形成時我經(jīng)歷了油畫創(chuàng)作以來最大靈巨變,這種巨變在墨守成規(guī)和中西交融之間來去顛覆,最終導致自己下決心畢生去研究中國有龍脈絡地方都城,城市,或者風光作品,至今為止還沒有哪一個人愿意嘗試這種大寂寞和大周期,當我有勇氣和力量真正審視自己在路上的風光和艱辛的候,那種浮華街市和山川河流背后的文化本質逐步浮現(xiàn)出來,這種大美和風水規(guī)則讓我重新揣測自己不斷迸發(fā)的創(chuàng)作欲望。幾年過去了,第一幅《中國龍脈》北京中軸線在時光的塵埃里寂靜無聲,宛如今天國人對傳統(tǒng)龍脈文化的淡薄記憶。我們國人對當下新涌現(xiàn)的藝術形式和文化內容的品鑒是有選擇的,而這種選擇一旦成為一個民族慣長不變的審美標準,那么,任何新的藝術形式和構思在一開始就被注定是寂寞和邊緣的。這幅作品占用了將近三年的時間,當然這期間也構思了《十里洋場百年夢》不同風格色彩的四幅共計九十米,還有關于古都西安的《千年長安十三朝》兩幅共四十米,當然身在京城,各種不同風格和代表不同意義的多幅中軸線還要繼續(xù)探索中……我想用最強大深厚和激情化的色彩敘述我心中和眼里最宏大的藝術課題,之所以選擇它作為將來的方向也是因為我們國人幾千年璀璨厚重的文化里還缺少當代油畫藝術和傳統(tǒng)龍脈相融合這斑斕豐滿的一筆。多年來,在很多重要的文化藝術領域多少人還是在以三庭五眼,像與不像來支撐他所能控制的文化內容和藝術生活,所以令人覺得空洞無新意的作品無限蔓延,我一直嘗試著在每一個新的時期找到對應我們這個大時代的藝術語言或揭示反思我們這個社會的本真和特征,因為這個特征一直融合在我們每一個人的生活之中,影響并決定著我們這個騰飛年代的面貌和文化特征。
張鐵英近照
我們國家歷史悠久,歷史的更迭創(chuàng)造出燦爛的文化,各個年代的都城仿佛如同星辰散布南北東西,國土廣袤,山川高峻,河流湍急,它們都是我們千萬里一片片春似海的山河,養(yǎng)育了我們一代代善良智慧的民生,我愿意用我最熟悉的語言 --油畫的語言,還原于每一個逝去或者當下時代的風生水起和來龍去脈,描繪的是神州中國南北那條天軸,宏大無比,它涵蓋了西安,咸陽,北京,洛陽,太行山,燕山,嵩山,泰山,南京紫金山,杭州吳山,上海黃浦江,湘江七十二峰,潮州鳳凰山,臺灣阿里山等南北貫通融合的龍脈氣運,組合成華夏中國萬年不變的大一統(tǒng)。
創(chuàng)作已經(jīng)開始了,其余的就交給時間。
2014. 2.14元宵節(jié) 北京
編輯:邢賀揚
關鍵詞:中國龍脈 張鐵英 千年長安十三朝 十里洋場百年夢 畫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