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要聞 要聞
親歷南極“海陸空”全天候卸貨攻堅戰(zhàn)
新華社“雪龍”號12月4日電特寫:親歷南極“海陸空”全天候卸貨攻堅戰(zhàn)
新華社記者劉詩平
搭載中國第35次南極科考隊的“雪龍”號極地考察船,日前到達距離中山站44公里處的陸緣冰區(qū)。經過緊張的冰上探路確定冰面卸貨路線后,一場“海陸空”全天候卸運物資的“戰(zhàn)役”在南極冰天雪地中打響。
此時的“雪龍”號,使命從航行變成了物資倒運。“雪龍”號大副和水手長輪班帶領水手將物資卸至冰面;輪機長和機匠長在冰面指揮油囊的加油;駕駛員輪流在駕駛臺完成各項要求和做好相關記錄。
當地時間2日午夜時分,4輛雪地車拉著6個集裝箱的物資,從“雪龍”號所在處出發(fā),駛向中山站。凌晨3點,雪地車抵達中山站。當它們再次回到“雪龍”號附近的冰面時,已是早上8點。此時從駕駛臺朝后甲板方向看去,橘紅色的克令吊張開巨大的“手臂”,正在把一個紅色集裝箱吊到右舷外冰面雪地車的雪橇上;左舷外冰面上,一架直升機正在進行吊掛作業(yè)。
物資卸運是本次南極科考的首場攻堅戰(zhàn)。受海冰影響,“雪龍”號每年需視冰情破冰至離中山站最近的地點,再將船上物資轉運至中山站和內陸出發(fā)基地。
自“雪龍”號11月30日到達中山站固定冰外緣海域,直升機吊運作業(yè)便已展開。當直升機飛到左舷外的空中時,等待在冰面上執(zhí)行掛鉤作業(yè)的人員,迅速為直升機掛上重約3.6噸的油囊。隨后,直升機一路飛越海冰、冰山和冰蓋,抵達內陸出發(fā)基地。
“在南極飛行難度較大,冰面作業(yè)沒有參照,全是白色,飛行高度較難確定。緊挨‘雪龍’號作業(yè),直升機旋翼吹吸的氣流也容易引起亂流?!敝鄙龣C機長龔樹明說。
南極風速、風向變化快,有的吊掛物資體積較大,極地飛行憑的是過硬的技術和經驗的積累。一天下來,3名直升機機長輪番上陣,完成物資吊運15吊。
在冰面上為直升機掛鉤也頗為不易。直升機等待貨物掛鉤期間,旋翼產生的風速達10至12級,在其下掛鉤的人員需要以沖刺跑的速度進入貨物堆放點,迅速將鉤掛上。承擔掛鉤作業(yè)的科考隊大洋隊隊長藍木勝形容那一刻為“手腳并用、連滾帶爬”。
上午10點,滿載物資的雪地車再次向中山站進發(fā)。為確保冰上運輸安全,在雪地車運送物資的同時,科考隊員組成的護路隊密切關注著海冰變化,確保行駛安全。
晚上7點半,記者看到,在距“雪龍”號不遠的冰面上,科考隊副領隊魏福海正帶著兩名隊員監(jiān)測海冰及路況。承擔冰上護路任務的科考隊員,騎著雪地摩托來回于不同的路段。
處于極晝的南極,太陽永不落山,照在冰雪之上是刺目的白。入夜后,雖然與白天沒什么區(qū)別,但溫度急速下降,露天作業(yè)的科考隊員除了經受強紫外線和烈日“關照”外,低溫和冷風此時加倍“光顧”他們。
晚上11點,完成當天最后一次飛行任務的直升機停在了船尾停機坪上,靜候第二天新的作業(yè)開始。此時,4輛雪地車剛剛走完冰上之路到達中山站。
“此次卸貨,海陸空聯合作業(yè),多種技術裝備參與其中,是我國南極考察能力的集中展示?!笨瓶缄狀I隊孫波說,就像南極的極晝一樣,卸運物資也沒有白天和夜晚之分,人換班,卸運不停,直至安全順利完成任務。(完)
編輯:秦云
關鍵詞:海陸空 南極 卸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