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要聞>沸點 沸點
高考生惡意填報同學志愿被拘 媒體:別碰法律高壓線
原標題:惡意填報他人志愿涉嫌犯罪
河南省平輿縣警方7月8日發(fā)布消息稱,該縣一名19歲高考生因對同班同學心存嫉妒產(chǎn)生報復心理,在高考結束后,惡意填報同學高考志愿,致使對方高考信息被鎖死,無法填報志愿。目前,這名考生已被警方刑事拘留(7月9日《華商報》)。
高考志愿的填報是一件非常嚴肅的事情,因為這件事直接關系著考生的前途命運,考生被惡意填報志愿而導致無法自主填報,那么就很有可能失去上理想學校的機會,造成難以挽回的損害結果。
現(xiàn)在正是全國各地高考考生填報志愿的時間段,讓所有考生都能夠根據(jù)自己的意愿填報志愿,就是維護高考錄取秩序的應有之義。河南省平輿縣的這起惡意填報高考志愿的案件給社會敲響了警鐘,當然,河南的這起案件并非孤例,幾天前,貴州省遵義市公安局播州分局發(fā)布消息,6月27日該市兩名考生高考志愿遭他人惡意填報一事已查明,犯罪嫌疑人系受害人室友,目前犯罪嫌疑人已投案自首。
認真分析這兩起案件則不難發(fā)現(xiàn),惡意填報他人高考志愿的犯罪嫌疑人都是同學,犯罪嫌疑人的動機都是因為報復性心理,同學之間的嫉妒心理或者矛盾糾紛無法紓解,高考之后就容易演變成毀人前途的惡意報復。盡管高中的教學任務重、升學壓力大,但是學生們的心理健康與矛盾糾紛也要引起學校的重視,有關方面應該擠出時間、開辟課堂、建立渠道,讓高中生的心理問題被疏導,讓他們之間的矛盾糾紛有能夠申訴的渠道,學校方面也要建立糾紛解決的機制,不能因為教學任務重、學習時間緊而忽視學生們的訴求甚至掩蓋矛盾。
高考志愿被惡意填報事件也是一堂個人信息安全課。這兩起案件的作案人都是通過非法手段獲取了被害人的高考信息,而被害人均缺乏保護個人信息安全的意識,有些考生甚至直接將準考證等證件放在寢室的顯眼位置,被害人的這種隨意性就給犯罪嫌疑人提供了機會。
根據(jù)相關法律規(guī)定,未經(jīng)許可獲取他人信息、惡意填報他人高考志愿都屬于非法行為。按照刑法規(guī)定,上網(wǎng)惡意填報他人高考志愿涉嫌非法入侵計算機信息罪,這也是作案考生被依法刑拘的原因。
對于惡意填報他人高考志愿的案例,要引起各地中學的高度重視,及時宣傳這些典型案例的深刻教訓。高考考生基本上都年滿十六周歲,屬于完全刑事責任能力人,考生如果罪名成立被判處刑罰,那就會影響未來的命運,以后考公務員、參軍等職業(yè)選擇都要受到限制,要讓廣大考生正確認識惡意填報他人志愿的嚴重后果,莫心存僥幸地認為現(xiàn)代的刑事偵查技術找不到作案人,更不能想當然地認為惡意填報高考志愿是不輕不重的惡作劇,結果也只能是自食其果,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
防止惡意填報他人高考志愿的事件再次發(fā)生,不僅要增強考生的守法意識、信息安全意識,而且需要學校汲取該類典型案例的教訓,認真引導廣大考生理性處理心理問題和矛盾糾紛,不要觸碰法律的高壓線。
除此之外,廣大考生還需要更加安全的高考志愿網(wǎng)絡填報系統(tǒng)。對于志愿填報異常的信息,有關部門要及時通知考生和老師,增加指紋或面部識別等生物性驗證程序,千方百計防止惡意填報行為。
編輯:曾珂
關鍵詞:高考生惡意填報同學志愿被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