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書畫·現(xiàn)場>訊息訊息
尋源初現(xiàn):從宋元到學習敦煌、張大千等的求藝之路
“尋源初現(xiàn)——陳少峰藝術(shù)展”近日在上海和雍藝術(shù)展廳開幕。此次展覽匯聚了藝術(shù)家最新作品25件(組),題材廣泛,門類豐富。繪畫作品涉及山水、花鳥、人物等題材;書法作品包含楷、行、草、隸、篆書等;以及近期所作的篆刻作品。
陳少峰在繪畫上,遠宗宋元,近摹張大千、謝稚柳,色彩清麗,又癡迷于敦煌、唐卡研究,展覽中《回望敦煌大悲心》就是其敦煌、西藏之行歸來后,有感而作,有敦煌壁畫風格,又輔以唐卡造像。
《回望敦煌大悲心》
回憶求藝之路,陳少峰說自己自幼學習成績一直名列前茅,但是有一點讓父親非常頭痛,即過于頑皮,不夠安靜。
有一天父親問他,“除了讀書,你還想學點什么吧?”他的回答是,“我喜歡畫畫、寫字?!庇谑撬_始登門請教老師。從中學時起,跟隨教育家方敬先生、篆刻家王哲言先生、山水畫家樊德才先生、篆刻家劉一聞先生學習,這些老師對他影響很大,萌發(fā)了他對繪畫、書法、篆刻的更大興趣。后來面臨人生道路的選擇,他不想讓自己喜歡的東西成為自己謀生的手段。在高考時選擇了華東師范大學國際金融專業(yè)。畢業(yè)之后,去企業(yè)工作過一段時間做過企業(yè)高管,進入過藝術(shù)市場從事拍賣,也在高校做過美術(shù)教育工作者,但這些角色變換的過程中,他的藝術(shù)愛好從未間斷過。
山水作品
事實上,書法在他最初的學習過程中,占有的比重非常之大。并且方敬老師的教學方法對他影響非常之大。他回憶說,老師在教授時,不以某家風格作為教育范式,而且針對學生不同的情況來教授,“其他人以楷書入手,我則以隸書入手,而后逐漸學習行書、草書。這種觀念深深影響了自己?!边@也使得他在“中小學書法教育”方面有獨特的見解。在近期上海市召開的“上海中小學書法教育”討論會上,身為民革上海市委文化工作委員會委員的他,就提出“中小學書法教育”要與書法教育區(qū)別開來,中小學生最重要的是認識文字,寫好文字,而不是成為書法家。
山水、書法條屏
繪畫上,他不是順著整個山水畫史刻意學習諸家諸派,而是自己喜歡哪一幅就學習哪一幅。另外,由于他更偏向宋元一路的畫風,因此近代張大千、謝稚柳的繪畫作品會讓他留意著迷。
《節(jié)錄明人<菜根譚句>》 書法
陳少峰平時也留意研究敦煌藝術(shù)。說起敦煌,就會讓人聯(lián)想到張大千。談到這,他說:“我很奇怪,一些敦煌研究者提起張大千,都是非常貶低的態(tài)度,說句毫不夸張的話來說,沒有張大千,哪有今天的敦煌藝術(shù)的影響力。要不是張大千所臨摹壁畫公眾于世,怎么會引起但是政府的重視,乃至全世界的轟動(廣泛性)?!?/span>
臨碑拓書法作品
他二十多年的好友李仲謀說,陳少峰擅長的藝術(shù)門類很多,創(chuàng)作題材比較全面,如繪畫中山水、花鳥、人物,書法中草、行、隸、篆等,而且篆刻的造詣在業(yè)內(nèi)也是廣受好評,“他的青綠山水、水墨山水、白描人物、沒骨花鳥都有所涉及,創(chuàng)作量非常大,遠遠不止此次展覽上所展出的作品。這也足以見得他深厚的藝術(shù)功力。毫無疑問,他也是非常勤奮的,當別人堵在上班的途中時,他早早起來,一篇《心經(jīng)》已經(jīng)呈現(xiàn)在案頭。”
展覽現(xiàn)場
編輯:楊嵐
關(guān)鍵詞:敦煌 張大千 學習 藝術(shù) 從宋元到學習敦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