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要聞 要聞
“文化臺獨”又出新招 英語要成臺“第二官方語言”?
【環(huán)球時報駐臺北特約記者 崔明軒 環(huán)球時報記者 郭媛丹】蔡英文當局開始推“英文”。最近幾天,“將英文列為臺灣第二官方語言”成為臺灣“立法院”里最熱鬧的話題。綠營的“立委”們忽悠說,英語行不行,關乎臺灣的“全球競爭力”與“軟實力”,臺“行政院長”賴清德則提出讓“教育部”成立推動英語成為“第二官方語言”的委員會。此舉似乎與蔡英文上臺后,言必稱“新南向”“國際化”的風格相當合拍,但批評者指出,這實際上是進一步削弱“國語”地位、“去中國化”的“文化臺獨”之舉。
“棄中習英,邯鄲學步”,淡江大學副教授林金源15日在臺灣中時電子報撰文感嘆:“當全球各地越來越多人學中文時,臺灣卻拒搭大陸經濟發(fā)展的順風車。當萬邦來朝講中文時,我們卻邯鄲學步說英語”,“臺灣政府到底要孩子往哪里走?”
12日,“立法院”教育及文化委員會邀請臺“教育部”做業(yè)務概況報告,民進黨“立委”吳思瑤質詢時提到,最新公布的多益測驗(大陸叫托業(yè),即國際交流英語考試)全球報告,臺灣考生平均只拿到534分,遠低于韓國的679分、中國大陸的586分。
吳思瑤主張把英語列為“第二官方語言”,當天她的發(fā)言稿,也特意用中英文雙語呈現。
臺“教育部長”潘文忠回應稱,推動英語學習,“教育部”責無旁貸,但是否要用“第二官方語言”的措辭,仍待考慮。
隨后質詢的國民黨“立委”柯志恩表示,她曾看到臺北夜市菜單將“童子雞”翻譯為“baby chicken without sex”,顯然臺灣英語教育檢討不能只追求形式,關鍵仍是用正確的教育方法,端正學習動機。
13日,吳思瑤在“立法院”面對“行政院長”賴清德質詢時再次表示,希望推動英語成為“第二官方語言”。她特別指出:推動“新南向”,語言是重要的門檻,2013年賴清德?lián)闻_南市長時曾宣示,打造英文成為“第二官方語言”,現在賴清德是“行政院長”,是否可以推動英語成為臺灣的“第二官方語言”?
賴清德說,先讓“教育部”成立推動英語成為“第二官方語言”的委員會,調查、研究、規(guī)劃后提出計劃,“重大政策應該要給教育部一些時間”。他同時表示,全球化的時代,英語重要性不必再講,他在臺南時推動英語為“第二官方語言”,主要就是為了增強孩子的競爭力,讓臺南市更加“國際化”。
編輯:周佳佳
關鍵詞:英語 臺灣 第二官方語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