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要論>爭鳴 爭鳴
每個人的生活都應該有“詩和遠方”
只有初中文化程度的凌麗秀是四川大學江安校區(qū)后勤部水電中心的一名值班員,但她的另一重身份是一名詩人。兩年時間里,凌麗秀在工作間隙,旁聽了川大的詩歌課程,并創(chuàng)作了1500多首詩歌。這個性格內(nèi)斂的校工,為自己取了個筆名“光芒”。(3月12日《成都商報》)
2016年的時候,一首由高曉松詞曲、許巍演唱的歌曲《生活不止眼前的茍且》,一夜之間紅遍大江南北,甚至成為了一種文化現(xiàn)象。但是對于絕大多數(shù)如你我一樣的普通人,“詩和遠方”卻只存在于別人的歌曲和故事里,我們?nèi)耘f要為了“生活的茍且”而朝九晚五、上班下班。但凡事總有例外,一些如你我一樣的普通人,卻選擇用行動來踐行“詩和遠方”,除了給自己的生活增添一抹詩意,多了更多色彩,同時也帶給我們很多生活的啟示。
凌麗秀只是四川大學的一名后勤工人,卻在兩年的時間里通過自學、通過旁聽大學的詩歌課程,創(chuàng)作了1500多首詩歌。而她創(chuàng)作的詩歌,不但有數(shù)量,同時還有質量,在一些教授大學詩歌的老師、詩人們看來,讀她詩歌讓人感覺她是一個內(nèi)心有光亮的人,正如生活中低調內(nèi)斂的她,給自己起的筆名卻叫“光芒”一樣。甚至她創(chuàng)作的一些詩歌,還被大學老師在課堂上作為教材引用和分析。
凌麗秀只是一位普通的工人,而詩歌卻賦予她的生活,她的生命不一樣的色彩與內(nèi)容。其實在筆者看來,我們每個人都應該有屬于自己的“詩和遠方”,因為這會讓我們平凡的生活多些不平凡的內(nèi)容和意義,也讓我們的生命多些內(nèi)涵和層次感,而最終的目的是讓我們感覺到生活的美好和幸福,生命的價值和意義,而不僅僅只是沉浸于柴米油鹽的瑣碎和對物欲的無度追求。這樣的人生,無疑才是更充實,也值得過的人生。
我們期待凌麗秀在詩歌創(chuàng)作上能夠取得更大的成就,也樂見她從一名大學校工華麗轉身為一名詩人,這樣她才有更多的時間和精力投入到自己喜歡的詩歌創(chuàng)作。但即便沒有這種可能,也希望她不要放棄詩歌創(chuàng)作,能夠永遠享受到詩歌帶給她的內(nèi)心的充盈,以及能夠通過詩歌這扇新的窗口去打量和認識外面的世界。而對于我們來說,如果凌麗秀的詩歌能夠在更大范圍內(nèi)得到傳播,得到認可,自然可以作為一種精神財富為整個社會所享有,但即便她的詩歌只有她自己一個讀者,卻仍舊是她可以獨享的一個精神世界。
每個人的生活都應該有“詩和遠方”,不管是自己創(chuàng)作詩歌,當“草根詩人”,還是暫別現(xiàn)在的工作和事業(yè),選擇去旅行、去流浪,作為一種個人的選擇,只要它沒有妨礙社會與他人,就值得理解,值得尊重,也是我們這個時代和社會更加多元、自由的象征。
編輯:李敏杰
關鍵詞:詩歌 生活 詩和遠方 創(chuàng)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