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史記·資政>新曙光新曙光
劉伯承與何魯?shù)脑娋?/span>
何魯是九三學社的創(chuàng)始人之一,我國著名的數(shù)學家、教育家。他與劉伯承元帥賦詩唱和,結下了很深的詩緣。
1950年5月1日,重慶在市中心的“抗戰(zhàn)勝利紀功碑”(即現(xiàn)“解放碑”)附近舉行大游行,隆重慶祝新中國成立后的第一個五一國際勞動節(jié),西南軍政委員會主席劉伯承等首長及何魯?shù)壬鐣飨?shù)出場。
5月1日傍晚,劉伯承主席設宴款待各界人士代表。入席時,劉伯承請國民黨起義將領中原軍階最高的熊克武、劉文輝、鄧錫侯入首席,但3人皆禮讓不就,目視同盟會老前輩何魯。劉伯承馬上明白過來,說:“奎垣(何魯?shù)奶枺┫壬?,今天的首席非你莫屬?”于是在笑聲中,何魯坐在了劉伯承的右手,其余賓主依次入席。席間,大家都非常高興,為共和國的新生、為中華民族之興盛頻頻舉杯慶賀。
酒過三巡,劉伯承微笑著說:“奎垣先生,我們1919年在穗城(即廣州)相識,已過30年了,今逢盛事重相見,你是詩人,不可無詩哦!”
何魯在清朝滅亡后,即赴法勤工儉學。1919年,他學成回國途經廣州時,認識了四川同鄉(xiāng)劉伯承,兩人一見如故,相見甚歡。此后二人各奔東西,劉伯承轉戰(zhàn)于大江南北,何魯投身于科教救國運動。抗戰(zhàn)時期,何魯曾通過中共領導周恩來、吳玉章等人及八路軍駐渝辦事處、《新華日報》社了解劉伯承狀況。
1949年,重慶解放前夕,劉伯承派專人看望并帶話給何魯:“新中國已成立,重慶即將解放,希望您出來為新中國效力?!焙昔敻械椒浅N拷?,欣然應允。
于是,大家又為他們的友誼和再次相逢干杯。幾杯酒下肚,紅光滿面的何魯起身走到筆墨案前,一氣呵成兩首五言絕句:
勞動三八制,五一慶成功。
事事國際化,人人樂大同。
歷史翻新頁,將軍百戰(zhàn)余。
痛飲一夕酒,勝讀十年書。
何魯當眾宣讀,眾人再次鼓掌、舉杯,并傳看詩稿。最后,劉伯承高興地將詩稿折疊好,放在口袋里收藏。
第二天,時任西南軍政委員會秘書長的孫志遠找到何魯,告訴他:“昨晚劉主席回去后,把你的詩吟誦再三,十分高興,當即和了兩首。我跟隨劉主席多年,他軍務繁忙,極少寫詩。昨天是盛世盛事盛宴,欣逢故人,詩興大發(fā),寫好后還讓我抄好送給你。可我的字哪趕得上劉主席,所以唱和原稿都奉上,留作紀念”。
何魯接過詩稿一看,在一張紙箋上寫著兩首《和何魯五一賦詩》五言絕句:
國際勞動節(jié),游行示大同。
無數(shù)先烈血,薄成此豐功。
中華新紀元,勝利歌有余。
共飲聯(lián)歡酒,勤翻建設書。
這是劉伯承繼創(chuàng)作《出益州》《贈鄒靛澄》《贈謝南城(含〈峨山沉雪〉〈園林春色〉二首)》《登峨嵋》《游黃山》《羊山集之戰(zhàn)》《植樹》這8首之后的兩首詩作,可補開縣乃至重慶地方志之白。
1956年,何魯調到北京師范大學工作。他將劉伯承這兩首唱和詩作原稿送至北京榮寶齋,精心裝裱為長卷“盛節(jié)紀燕圖”,長卷后面大幅留白,擬請大德好友賦詩、作畫予以頌贊。有“百歲書法家”之稱的沈裕君作卷首題字。
民國文化奇人張伯駒及夫人潘素盛贊此事,潘素作“盛節(jié)紀燕圖”工筆畫以賀,張伯駒填了一首《調寄瑞鷓鴣·題“盛節(jié)紀燕圖”》詞,以示祝賀。四川才子王云凡、哲學研究所研究員吳則虞、中國科學院院長郭沫若秘書黃墨谷也分別題詞。何魯去世后,其子何培炎先后恭請四川省人大常委會原主任何郝炬、四川省原副省長張秀熟、四川省人大常委會原副主任馬識途3位先生補題。
至此,詩作和眾家題詞承載了劉伯承元帥與何魯先生的一段人生佳話,見證了兩人的深厚友誼,也為故鄉(xiāng)留下了兩首可收可藏、極為珍貴的詩作。
編輯:曾珂
關鍵詞:劉伯承與何魯?shù)脑娋?/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