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收藏·鑒寶>資訊資訊
四川隆昌石牌坊群奇觀:張飛用青龍偃月刀
隆昌縣石牌坊群是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現(xiàn)存17座,有德政坊、節(jié)孝坊、功德坊、孝子坊、百壽坊、山門坊等類型。其中13座石牌坊呈念珠狀坐北向南一字排列在隆昌縣城南、北兩關的千年巴蜀古驛道上,為明弘治九年至清光緒十三年間“奉旨”建造,素有“立體史書”之稱。
隆昌石牌坊群。(隆昌縣委宣傳部供圖)
石牌坊群平均面寬9米,通高11米,坊間距離最近處僅10余米。13座石牌坊中有一座奇特的山門坊,上面雕刻著“三英戰(zhàn)呂布”的精美圖案。奇怪的是,圖案上只有劉備和張飛兩人力戰(zhàn)呂布,卻沒有關羽的身影。
當?shù)卦鴮iT研究過隆昌石牌坊的專家邱承佑介紹,仔細看圖案會發(fā)現(xiàn),張飛所用的武器并非丈八蛇矛,而是青龍偃月刀。青龍偃月刀作為象征忠、勇、義的道德符號,成為關羽在牌坊圖案中的替身。
牌坊作為“個人紀念碑”,往往一座牌坊只能旌表一個人,而隆昌石牌坊群中卻出現(xiàn)了188人同坊的情況。邱承佑說,這與牌坊文化的發(fā)展有關。
隋唐時代的牌坊以功名坊和官吏坊為主,到了明代,節(jié)孝坊成為主流,牌坊數(shù)量成倍增加。牌坊的大量興建開支巨大,地方財政不堪重負。乾隆年間,朝廷接受官員建議,規(guī)定每修建一座牌坊,官府只出30兩銀子,不足者由坊主自籌。
清咸豐年間,朝廷頒旨旌表隆昌縣187名節(jié)婦和1名孝婦,數(shù)量之多空前絕后。對隆昌而言,這本是一件喜事,卻給本地財政出了一個大難題:修建188座牌坊需花掉白銀上萬兩,這筆巨款從何而來呢?
正當隆昌知縣焦頭爛額之際,有個秀才提出了“多人同坊”的建議。于是,在隆昌縣城南修建了一座“節(jié)孝總坊”,188個人名同時出現(xiàn)在一座牌坊之上,成為絕無僅有的奇觀。
編輯:陳佳
關鍵詞:四川隆昌 石牌坊群奇觀 張飛用青龍偃月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