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要論>銳評 銳評
樓市驟然亢奮,謹防風險潛伏
春節(jié)過后,全國一二線城市的樓市又再進入亢奮模式:上海有市民“裹著被子”半夜排隊搶房、一個豪宅項目352套房一天就賣完;北京大興黃村的一個地塊拍賣樓面價達到每平方米4.7萬元,有11.4平方米學區(qū)房售價高達530萬元;深圳2月份新房成交均價再創(chuàng)新高,同比增長72.12%,新建商品住宅成交數和面積同比分別增長172.54%和183.24%……
一線和部分二線城市因其地理位置、產業(yè)結構和公共資源的相對優(yōu)越,對外地人極具吸引力,需求相對旺盛,由此支撐房價堅挺;再加上公積金貸款門檻降低額度提高,央行連續(xù)降息降準,二套房貸首付比例下調以及營業(yè)稅免征期五年改兩年等政策利好,降低了購房者的買房成本與貸款難度,也刺激了市場需求。
然而,從住房租售比、房價收入比和住房庫存比等數據來看,無法解釋某些城市驟然出現的房價凌厲升勢。
人為制造市場恐慌是一個合理的解釋。據媒體披露,一些開發(fā)商和房產中介哄抬炒作,人為制造出搶房假象,誘導買家恐慌性入市。比如,有記者特地去“裹被買房”的“案發(fā)現場”探盤,發(fā)現“冷冷清清空空蕩蕩”,售樓員說:“我們還有房源可售?!?/p>
非理性加杠桿是一個更合理的解釋。深圳市房地產研究中心主任王峰認為,這一輪房價上漲的最直接原因還是金融杠桿在起作用。據中原地產統計,深圳投資購房比例已從2014年10月的10%漲至目前的25%。投機者除足額使用銀行貸款外,還通過眾籌、首付貸、個人間小額借貸(P2P)等高杠桿房地產理財產品籌集炒房資金。據媒體報道,有人通過眾籌湊齊房屋的首付款、月供、稅費、物業(yè)費,持有深圳羅湖的百仕達小區(qū)一套46平方米的房屋4個月,出售后凈賺45萬元,收益率達77%。
通過眾籌、首付貸等方式非理性加杠桿,不僅突破了按揭貸款政策規(guī)定的首付比例,也加重了購房者的償債負擔,更加大了銀行按揭貸款的風險——當投機者面臨虧損時,棄房斷供的風險更大。這種通過場外配資入場投機的非理性加杠桿,因房價上行遮蔽了風險,效仿者貪婪遠勝恐懼紛紛入市,造成風險積聚;一旦房價下行風險暴露,恐懼又遠勝貪婪紛紛離場,從而造成風險爆發(fā)。A股在場外配資的非理性加杠桿炒作下暴漲暴跌,就是一個鮮活的例證。海通證券首席經濟學家李迅雷直言:“去年股市的教訓應該吸取,千股跌停對于加杠桿的投資者而言,慘不忍睹。這些熱錢說來就來,說走就走。因此,貨幣現象就是泡沫現象。股市沒有盈利支撐,房價則沒有人口支撐?!?/p>
最新統計顯示,去年上海有將近15萬外來人口凈流出,為近40年來首次。從全國來看,流動人口規(guī)模從去年開始下降。也就是說,從農村流入到城鎮(zhèn)地區(qū)、流入到非農產業(yè)就業(yè)的勞動力總量在下降,這種情況更突出反映在某些大城市。人口在流出,房價仍飆升,樓市很可能成為少數人加杠桿炒作的“富人游戲”;而非理性加杠桿又必然直接或間接涉及銀行等金融機構,從而直接或間接積聚金融風險。
當樓市進入亢奮模式,對政府來說,當謹防樓市非理性加杠桿所帶來的金融風險;對購房者來說,當謹防非理性加杠桿入市后的負資產風險。(伊 歌)
編輯:劉文俊
關鍵詞:樓市亢奮 房價上漲 制造市場恐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