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要聞 要聞
屠呦呦獲獎:不慕浮華、埋頭苦干者當之無愧
瑞典卡羅琳醫(yī)學院10月5日在斯德哥爾摩宣布,將2015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yī)學獎授予中國女藥學家屠呦呦,以及另外兩名科學家——愛爾蘭醫(yī)學研究者威廉?坎貝爾和日本的大村智,表彰他們在寄生蟲疾病治療研究方面取得的成就。
屠呦呦獲諾獎,實至名歸。四年前,她即獲得被譽為諾貝爾獎“風向標”的拉斯克醫(yī)學獎,獲獎理由是“因為發(fā)現青蒿素——一種治療瘧疾的藥物,挽救了全球數百萬人生命。”當時,輿論冠之“離諾獎最近的中國女人”。四年匆匆而過,諾獎終究沒有辜負這位勤懇而卓越的科學家。
屠呦呦獲獎,是中國科學家因為在中國本土進行的科學研究而首次獲諾貝爾科學獎,是中國醫(yī)學界迄今為止獲得的最高獎項,也是中醫(yī)藥成果獲得的最高獎項。消息傳來,全球華人無不振奮。振奮,是因為這是一次歷史性跨越;振奮,還是因為每個中國人都與有榮焉;振奮,更是因為它讓中國科技界看到了更大的希望。
毋庸諱言,在多數中國人內心深處,有一個揮之不去的諾獎情結。莫言獲得諾貝爾文學獎,讓人歡欣鼓舞的同時,也稍有遺憾,中國大陸何時才能獲得諾貝爾科學獎?兩年前,中國科學院院士黃維大膽預言:10年后的中國,中國獲得諾貝爾獎將成為常態(tài),而非個案!其理由是,我國的基礎研究已經與世界接近全面接軌。誠所謂厚積薄發(fā),中國科學獎有理由也有能力拿更多的諾獎。
一方面,中央早就意識到“科技是國家強盛之基,創(chuàng)新是民族進步之魂”,中國越來越重視科技創(chuàng)新,體現在科技投入不斷加大,科學家的地位不斷提高,還體現在制度安排不斷完善。今天,“向科學進軍”的偉大號召依然在我們的耳畔回響,“科學的春天”依然在祖國的天空上播灑陽光,科教興國戰(zhàn)略依然給我國科技事業(yè)發(fā)展提供著強大驅動。
另一方面,中華民族是富有創(chuàng)新精神的民族,中國科學家從不缺少才華。且不說先人們發(fā)明的造紙術、火藥、印刷術、指南針,以及在天文、算學、醫(yī)學、農學等多個領域創(chuàng)造的成就,單就這幾十年來的科研碩果,就讓人信心百倍,比如“兩彈一星”、多復變函數論、陸相成油理論、人工合成牛胰島素等成就,高溫超導、中微子物理、量子反常霍爾效應、納米科技、干細胞研究、人類基因組測序等基礎科學突破……
于此而言,屠呦呦獲獎只是中國科學家獲得諾獎的一個開始,隨著科學家不斷鉆研,隨著科研體制不斷革新,隨著創(chuàng)新土壤不斷優(yōu)良,會有更多的科學家摘得諾獎桂冠。
屠呦呦獲獎,其意義不只是局限于科研領域。在民族復興的偉大征途中,在推進“四個全面”的戰(zhàn)略布局中,屠呦呦獲獎提振了中國人的信心與勇氣,她的科研經歷,她的求索精神,以及她的人格魅力,都讓民眾感佩,并從中受益。
習近平總書記曾在去年的兩院院士大會上強調:實施創(chuàng)新驅動發(fā)展戰(zhàn)略,建設創(chuàng)新型國家,為實現“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提供強大科技支撐,是時代賦予我國廣大科技工作者的歷史使命。在屠呦呦獲獎的今天,重溫這句話,更讓人覺得振奮。無論科技工作者還是其他領域的人士,只要將個體命運與國家命運結合一起,傳承“兩彈一星”精神,銳意進取、銳意創(chuàng)新,就能創(chuàng)造出無愧于時代的業(yè)績,實現人生夢想,也能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實現“中國夢”作出新的貢獻。
編輯:曾珂
關鍵詞:屠呦呦獲諾獎 屠呦呦得諾獎 屠呦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