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國企·民企>銳·評論銳·評論
汽車反壟斷,需要制度層面的改革
國家發(fā)改委終于對具有壟斷行為的汽車企業(yè)開出了罰單。筆者認為,依法懲處違法車企,完全是必須的;另一方面,僅僅開出罰單還是不夠的,應該在制度上,堵住車企實施壟斷的漏洞。
國家發(fā)改委反壟斷局8月20日表示,日立、三菱電機、不二越等12家汽車零部件廠商因操縱產品供應價格,被處12.35億元罰款。其中日立和不二越主動配合調查,被免除處罰。這是我國反壟斷法實施以來,開出的最大一張罰單。
在上述12家汽車零部件廠商當中,日本住友、三菱電機等8家零部件企業(yè)因價格壟斷行為被處罰8.3196億元;日本精工、NTN等4家軸承企業(yè)因價格壟斷行為被依法處罰4.0344億元。
據報道,8月13日,湖北省物價局對武漢4家寶馬4S店的價格壟斷行為,開出了總金額達162.67萬元的罰單。這是今年汽車行業(yè)反壟斷調查以來,對汽車經銷企業(yè)開出的第一張罰單。
據了解,發(fā)改委早在2011年底,就展開了對汽車及配件的反壟斷調查,其目的是維護汽車市場的競爭秩序,保護消費者的合法權益。如今,發(fā)改委根據調查的結果,對實施壟斷的汽車企業(yè)開出罰單,這完全是必須的。按理說,在中國生產的汽車,在中國賣應該比在外國賣便宜,如果不是有壟斷行為的話,是很難做到的。而外國品牌汽車的零部件價格更是高得離譜,讓中國消費者多花了許多冤枉錢。這些都是壟斷行為在作怪。
對汽車企業(yè)的壟斷行為理所當然地要給予處罰,這個符合國際慣例。去年9月,美國司法部公布了在美汽車企業(yè)的反壟斷調查結果,9家日本企業(yè)和兩名高管承認價格操縱指控,并同意支付總計超過7.40億美元的罰款。今年2月,美國司法部又宣布,日本普利司通公司已同意認罪并將支付4.25億美元刑事罰款,為其合謀操縱某些汽車零部件的價格承擔責任。從美國對違法車企開出的反壟斷罰單來看,中國發(fā)改委對12家汽車零部件廠商處以12.35億元人民幣的罰款的“最大罰單”,處罰力度不是過大了,而是偏小了。
發(fā)改委20日公布的反壟斷罰單,都是針對價格壟斷而開出的,而具有價格壟斷行為的車企,顯然不止上述的12家,歐美車企的價格壟斷行為也十分明顯。日前,發(fā)改委表示,已經查明克萊斯勒、奧迪的壟斷行為,近期將會受到相應處罰。我們期待著對這些車企的反壟斷處罰盡早落實,同時,應該對所有具有壟斷行為的車企,都依法給予適度的處罰,以彰顯中國《反壟斷法》并非虛設,同時也體現(xiàn)出在法律面前一視同仁。
此外,車企的縱向壟斷特征十分明顯,汽車供應商全面控制了由4S店承擔高額成本建立的經銷網絡,直接固定或限定經銷商的轉售價、固定經銷商的銷售利潤、限制經銷商給客戶的最高折扣、限定轉售價格波動幅度;限定4S店的經銷區(qū)域等等,都構成了壟斷行為。應該說,汽車的零整比之所以高得離譜,就和這種縱向壟斷有很大關系。我們希望,針對車企的反壟斷,不僅僅局限于價格壟斷上,也要對縱向壟斷行為發(fā)起調查,對違法者依法給予處罰。
但是,筆者認為,對壟斷車企開出罰單和整改要求,只是治標的措施,要杜絕汽車行業(yè)的壟斷行為,要從制度源頭上入手。不少專家認為,2005年實施的《汽車品牌銷售管理實施辦法》規(guī)定了單一汽車品牌獨家授權,這使得經銷商和售后服務形成封閉體系,從而造成車企的強勢地位和配套服務的價格壟斷。這是汽車企業(yè)得以實行壟斷的土壤和環(huán)境。因此,我們應該對這一制度進行與時俱進的改革,盡快修改《汽車品牌銷售管理實施辦法》,從根本上打破壟斷的格局。日前,工商總局發(fā)文取消汽車經銷商和整車廠商間的強制捆綁關系,意味著多年來汽車經銷商聽命于整車廠商的局面得以改變,這將對汽車反壟斷推進起到重大作用。同時,我們應該采用開放汽車銷售的形式,允許平行進口汽車及其零部件,促進市場競爭,以徹底打破市場壟斷。
同時,應該加強對自主品牌汽車扶持力度,促進汽車核心零部件的創(chuàng)新研發(fā)進程,提高國產汽車品牌的質量,擺脫國外技術依賴,推動國產汽車制造業(yè)的全面發(fā)展。
編輯:羅韋
關鍵詞:汽車 壟斷 反壟斷